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a.西周 b.秦朝 c.西漢 d.唐朝
答案:c
4 科舉制度成為我國古代主要的選官制度是在 ………………………………( 。
a.秦漢時期 b.魏晉時期
c隋唐以后 d.宋元時期
答案:c
5 下列人物中,曾經有意改變丞相位尊而權重傳統的是………………………( )
a.秦始皇 b.漢高祖 c.漢惠帝 d.漢武帝
答案:d
6 漢武帝時期,形成了新的官僚機構………………………………………………( 。
a.外朝 b.中朝 c.內閣 d.政事堂
答案:b
7 唐代中央設立的三省不包括 ……………………………………………………( 。
a.政事堂 b.門下省 c尚書省 d.中書省
答案:a
8 下列人物曾經正式廢除丞相制度的是 …………………………………………( )
a.朱元璋 b.永樂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答案:a
9 明朝永樂帝設立的中央機構是 …………………………………………………( 。
a.中書省 b.外朝 c.尚書省 d.內閣
答案:d
10 降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監察體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b.西漢以后的歷朝都有監察機構設置
c.監察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步走向健全
d.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是有限的
答案:c
二、非選擇題
1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說)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需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于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
——《貞觀政要•論政體》
材料二:(明太祖語)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明史紀事本末》
材料三:人嘗謂輔臣(內閣大臣)幾于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攬審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者,則駁使再擬,再不符意,譙讓隨之矣。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
——《皇明大政記》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唐太宗與明太祖對丞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自漢代以后削弱相權、加強君權成為一個基本趨勢,直至丞相制度被廢除。結合唐宋兩朝宰相職權的變化,說明這一結論。
。3)據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認為“穩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認為“穩當”的方法又是什么?
。4)據材料三,說明明朝中期內閣大臣的地位和權限。
。5)你如何評價唐、明兩朝相權存廢與君權的關系?
參考答案:(1)唐太宗認為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決策失誤而亡國;明太祖認為設置丞相是政治動亂的根源,應集中權力于皇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