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教案
【教師】很好。外國的侵略除了商品輸出外,還在中國收購原料。原料收購對中國社會經濟也帶來很大影響。請讀下面材料: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饑不可食,寒不可衣,末業所存,易荒本務。及自各國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爭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種愈多。(卞寶地《卞制軍政書》)
以上材料告訴我們,外國侵略者在中國收購原料導致中國茶葉生產量、出口量增加。除了茶葉外其他原料如棉、絲等也大量出口。這種現象說明了鴉片戰爭后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并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
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其他領域在外國侵略的影響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洋行、外國銀行、外國工廠在中國出現。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為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創造了有利條件。(提問)近代民族工業是何時產生的?怎樣產生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下面來學習第二目“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板書】二、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教師】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有三條途徑: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商人華僑投資近代工礦業,部分手工工場采用機器生產變為近代工業企業。
【板書】1.洋務派創辦近代軍事、民用工業
【教師】關于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同學們在初中已了解了些。(提問)下面請幾位同學回答幾個問題: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企業有哪些代表?有哪些重要的民用工業企業?為什么要創辦這些企業?這些企業的創辦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這些同學回答的很好。洋務派創辦軍事、民用工業企業是為了“自強”、“求富”,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其中民用企業給洋務派官僚帶來很大利潤,對一些地主、商人產生刺激作用。于是這些地主、商人開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與機器,投資近代工礦企業。
【板書】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
【教師】在近代民族資本企業興起過程中,除了受到利潤刺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投資近代企業外,還有在鴉片戰爭前產生的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在緩慢發展,受到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誘導。這些手工工場主采用機器生產使手工工場轉變為近代機器大工業。當然,這只是極少量。
【教師】19世紀60、70年代至甲午戰爭前,是近代民族工業興起階段。這一期間民族工業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加,投資的行業部門范圍在擴大。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并看看下圖回答:19世紀60、70年代,有哪些民族資本企業?這些企業產生在哪些地區?為什么會首先在這些地區產生?(投影)(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主要企業分布示意圖)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提問)我們學習前兩目內容,了解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歷史背景、興起狀況。下面提出兩個問題讓同學們思考,作為課后思考題:民族工業的興起是歐風美雨的產物?民族工業的興起對階段中國歷史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在19世紀60、70年代產生后,近代民族工業在甲午戰爭后出現了一次高潮。這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第三目“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板書】三、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1、 初步發展的條件
(1)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擴大商品與勞動力市場
【教師】提問:為什么在甲午戰爭后會出現一次發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