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三)運動的失敗:
1.失敗標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失敗原因:
⑴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根本):缺乏科學理論指導;提不出科學綱領;錯誤、缺陷不斷升級 (2)戰略上的失誤 (3)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3.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國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后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局限性: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啟示)。
【典例展示】
1.下列關于定都天京的評價,表述正確的是
a.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 b.標志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政權
c.標志著太平天國達到全盛時期 d.標志著太平天國轉折點
[解] a是永安建制;c是西征、東征的影響;d項是天京變亂。
[答]b
[評]本題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本題提示我們對于一些重要歷史結論必須要記熟。
2、1853年太平軍大舉西征的直接目的在于
a.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b.為推翻清朝統治
c.發展自己的經濟力量 d.斷絕清政府的財源
【解】1853年太平軍大舉西征的直接目的在于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為推翻清朝統治進行的是北伐;為斷絕清政府的財源,發展自己的經濟力量進行的是東征。
【答】a
【評】本題為陳述型選擇題,它考查了學生識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對當時定都天京后形勢的分析。
3、《天朝田畝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這種雙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國領袖的主觀愿望 b.農民階級的經濟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d.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解】《天朝田畝制度》之所以具有雙重性是由農民階級的兩面性所決定的。而農民階級的兩面性又是由其經濟地位所決定的。反映到其革命綱領中就不可避免地表現出革命性和落后性兼有的雙重性。
【答】b
【評】本題為因果型選擇題。解題的關鍵在于用階級和經濟的觀點去分析歷史事實。
4、下列太平天國的活動中,能夠與當時世界歷史潮流同步的是
a.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b.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c.嚴懲外國侵略者 d.反對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
【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聯系世界史。當時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潮流是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資政新篇》具有強烈的資本主義色彩,是最早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的方案。
【答】b
【評】本題為陳述型選擇題,考查了識記歷史知識和對歷史知識進行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弄清當時世界歷史潮流。
5、洪仁玕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后的“供詞”中說:“我朝禍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a.譴責列強干涉中國內政
b.推卸失敗的責任
c.向清政府搖尾乞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