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教學案
11、觀察和閱讀下列材料,概括指出這些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國它存在的十多年間哪些方面的情況?并根據學過的知識,對太平天國在歷史上的成敗作簡要評述。圖一 洪秀全的天王印圖二 天朝田畝制度圖三 太平天國謹天義熊萬荃發給商民莫客星石橋卡票答案:(1)反映的太平天國的情況:政權建設,太平天國分封王授爵,建立了政權;土地政策,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商業政策,太平天國后期,允許商品貿易。(2)評價:太平天國運動是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但是,由于農民階級自身無法克服的弱點和客觀上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失敗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課后檢測一、單項選擇題
1、廣西曾流傳一首民謠:“姊妹親,同個房睡共口針。如今姐隨洪楊去,妹也跟隨一路行!”民謠反映姐妹倆參加的是
a、抗英斗爭 b、太平天國起義
c、義和團運動 d、抗日戰爭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洪楊”,再結合題首指明的地方“廣西”可以初步判斷“洪楊”是指洪秀全、楊秀清,而聯想到太平天國主張男女平等,就很容易判斷正確答案。2、“炮聲如雷,京師震動,朝中大員家眷及官紳商民無不鳥獸散。正陽門外大市若荒郊無人跡……”上述現象與太平天國的哪次軍事行動相關a、攻破江北大營 b、西征c、攻破江南大營 d、北伐答案:d 解析: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分兵進行北伐,北伐軍經兩年奮戰,雖遭失敗,但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統治,從材料中的“京師震動”“正陽門”可知與太平天國的北伐相關,故選d項。3、太平天國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建立了圣庫。據此分析它對商業的態度是a、重農抑商 b、取消商品貿易c、杜絕私人經商 d、反對投機倒把答案:b 解析:“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是指在太平天國內部沒有私有制的存在,故不可能存在商品買賣關系。b項正確。4、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不正確的是①反映了農民反封建的強烈愿望②說明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③證明了太平天國的反侵略性 ④反映了宗教思想的嚴重危害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答案:c 解析:①②都是對《天朝田畝制度》的革命性(土地的平均分配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愿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和局限性(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會財富以求人人平等,是農民平均主義的空想)的正確評價;《天朝田畝制度》中沒有論及反帝思想;也與宗教思想無關。題目問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不正確的是哪一個,正確答案為c5、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洪仁玕撰寫《資政新篇》,提出了a、建設“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方案 b、學習西方和改革政治制度的新方案c、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d、“平均地權”和關注民生的改革方案答案:c 解析: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主張仿效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制度,建設國家,而不僅僅是學習西方,改革政治制度。6、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太平天國達到全盛時期只是軍事方面,在政治、經濟等方面潛伏著很大危機b、北伐軍雖然失敗,但打亂了清軍的計劃c、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是由于英法聯軍采取“中立”態度d、此時期太平天國第一次攻破江北、江南大營答案:c 解析:太平天國軍事上達到全盛,是在1853年---1856年西征、東征之后,到1856年秋天京變亂發生時,已經由盛轉衰,而第二鴉片戰爭英法給成聯軍是在1857年。故c表述錯誤。7、下列文獻中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方案的是( ) a b c d答案:d 解析:《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8、對《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天朝田畝制度》反映的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的理想b、《資政新篇》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資本主義方案c、《天朝田畝制度》的頒布是太平天國進行政權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d、《資政新篇》表達了農民的理想與追求答案:d 解析:準確把握二者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分析。a、b、c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內容。農民的理想是要求平均分配土地。9、《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關于社會經濟的主張a、互相矛盾 b、大同小異 c、完全一致 d、互為補充答案: a 解析:本題側重考查對歷史事件本質的認識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天朝田畝制度》作為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主張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的要求和愿望,這實質上是從地主的大私有制轉向農民的小私有制,是小農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理想化模式,仍然沒有超出封建經濟范疇,不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而《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保護私有財產,允許貧富差別,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所以,不僅兩者關于社會經濟的主張是矛盾的,而且社會發展的方向上也是相反的。10、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說:“興銀行,倘有百萬家財者,……或三、四富民共請立,或一人請立,均無不可。”“準富者請雇工,不得買奴,貽笑外邦”;“(礦藏開采)小則準鄉,大則準縣,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來采”。這表明他①提倡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②贊成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③主張采取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方式④維護平均主義分配原則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 解析:從材料“請雇工”“或三、四富民共請立,或一人請立,均無不可。”等關鍵詞中,可以判斷①②③都正確,平均主義分配原則顯然是錯誤的。故選b。11、下面最能反映太平天國斗爭性質的文獻是答案:c 解析:首先搞清楚太平天國斗爭的性質:農民階級反對封建主義和外來侵略的斗爭。題中涉及太平天國運動的是《資政新篇》和《天朝田畝制度》,很顯然,只有《天朝田畝制度》才真正反映農民的愿望和要求。12、史載:太平軍剛入(南京)城一個月,敵人威脅還未解除,就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萬余民工,宮中金碧輝煌,重殿疊宇,金龍殿飾以黃金,繪以五彩,光彩奪目。在外征戰的太平軍將領一直源源不斷將各種奇珍異寶運到天王府。從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a、大興土木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b、農民階級無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c、太平天國政權性質在入城以前即發生了根本性轉變d、天王府的建造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