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
2. 兩大戰場的抗日狀況:(1)正面戰場(國民黨):淞滬會戰→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太原會戰→取得抗戰以來首次大捷←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取得抗戰以來最大勝利←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棗宜會戰→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 (2)敵后戰場:路線:(洛川會議)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戰場:敵后抗日根據地。中樞和總后方:陜甘寧邊區。結果:粉碎了日軍的“掃蕩”“蠶食”和“清鄉”;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1944年春,敵后抗日軍民發起局部反攻;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正面戰場和敵后軍民舉行反攻。
3.中國抗日戰爭的特點
抗日戰爭是世界上開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結束最晚(1945年9月2日)、歷時最長(近xx年)的反法西斯戰爭,是一場從局部逐步發展成為全民族抗戰的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