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
師:在興辦軍事和民用企業的同時,洋務派籌劃了海防。有人說:洋務運動創辦的新式軍隊,一開始就把鎮壓人民革命放在第一位,因而這一運動的目的帶有明顯的反動性。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3.籌劃海防
生:(分析歸納總結,發言)
師:同學們分析得不錯。70年代清政府開始著手籌劃建立新式海軍。這時候,全國規模的農民起義已基本被平息,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洋務派籌劃海防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抵御列強的侵略。
在創建海軍的同時,洋務派又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培養人才。
4.培養人才
師:為什么如此重視人才?
生:(歸納總結)
師:正如大家總結的,中國舊時代的教育場所主要是私塾和書院,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等封建儒家思想典籍。洋務運動興起,需要了解更多的西方科學技術,這對翻譯、科技、軍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急需培養這些方面的人才。那么洋務派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呢?
生:(概括總結)
師:洋務派在培養人才方面主要有兩項措施:一是創辦了新式學堂,培養的人才涉及翻譯、軍事和科技等各方面,這些近代學堂的出現,是文化教育領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標志著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二是派遣留學生,洋務運動興起后,才有計劃地向美、德、英等國派遣留學生,他們中的不少人,正如教材所介紹的,在以后的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文化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洋務運動搞了30年,最后的結果怎么樣呢?
三. 洋務運動的破產
師:后來的甲午中日戰爭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破產,請大家思考:洋務運動的破產,“破產”指的是什么呢?
生:(討論回答)
師:對,我與大家的觀點一致:洋務運動的自強求富,未能做到將侵略者趕出國門、收回被侵占的權利,這正是洋務運動的破產之處。那么洋務運動為什么以破產告終呢?大家能不能根據課本上提供的相關材料,進行分析呢?
生:(查閱課本提供的史料,進行概括、發言)
師:同學們剛才以翔實的材料,分不同角度歸納了洋務運動沒有成功的原因。
有的同學以奕批評洋匠唯利是圖的材料,得出結論——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富強,所謂的專家牟取私利,使洋務派的企業難以發展。
有的同學以清政府擔心造成“外重內輕”局面,由不懂軍事技術的滿族官僚辦軍事企業的事例,說明洋務運動一直受清政府內部的阻撓和破壞。
有的同學從“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中,總結出洋務派的一些官僚將企業的積累資金留為個人的私產,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補充一點——如果從整體上看洋務運動實施的情況,你會發現,在洋務派的代表名單上,中央只有奕一人,會發現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幾位重要的漢族地方官僚——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這與洋務運動的破產有什么聯系呢?
生:(討論發言)
師:剛才大家討論的內容都是洋務運動破產的具體原因,大家再進一步進行分析:看一看洋務運動破產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生:(討論回答)
師:大家從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進行了分析。的確,不改變封建制度,就想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不成功的根本原因。
同學們通過以上內容,了解了有關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的內容,你們對洋務運動怎樣評價呢?
(組織幾名學生分成正、反兩方以課本提供的資料進行辯論。正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國成功地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并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最終也只是以破產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