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2)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顯出現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發展的主題。
(3)“一超多強”,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俄羅斯雖然受到國內政治經濟危機的困擾,但仍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時地與美國處于對抗地位;美國企圖獨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國的反對;日本因經濟實力的增長,提出建立日美歐三方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并積極謀求世界政治大國的地位;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在加快,歐洲的地位提高,實力增強;中國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都將促進新的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方向。
(4)一些地區性的軍事強國的擴張愿望增強,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領土糾紛等問題日益暴露,甚至發生武裝沖突,這嚴重地影響著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進程。
(5)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還在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主義力量從挫折中不斷吸取教訓,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6)20世紀90年代開始,世界經濟發展出現兩大主流──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5.20世紀的三次世界格局的變動
20世紀世界格局的變動主要是指:“一戰”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取代戰前的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格局;“二戰”后的雅爾塔體系取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的多極化格局趨勢取代蘇東劇變前的雅爾塔體系。
第三次世界格局的變動與前兩次相比,具有不同之處:①它是在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情況下出現的;②它不是將戰勝國的意志強加給戰敗國,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世界格局;③多極化格局的建立還需要一個緩慢的演變過程;④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新的世界格局確立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如何認識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有哪些變化?
(1) 認識:蘇聯由于自身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經濟發展緩慢,改革成效不大,加之西方對社會主義進行的“和平演變”政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運動遭到重大挫折。但也為國際共運提供了深刻的教訓。社會主義建設必須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必須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僵化模式劃清界線。但是蘇聯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個社會主義的失敗。反而促使當今國際社會主義力量正在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如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走出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2)變化:兩極格局瓦解后,世界總的趨勢是走向緩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顯呈現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但這些動蕩和沖突尚屬局部性質,不會導致國際局勢的全面緊張。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重大挫折,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訓。第三世界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經濟也出現全球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
【單元質量評估】
一、選擇題:
1. 美國某總統在其回憶錄中寫到:“我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全世界說明,美國在這個新的極權主義的挑
戰面前所持的立場。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的這位總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