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引自《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復興》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國戰后的什么戰略意圖?結合二戰后初期至七十年代國際形勢變化的史實分析美國是否能夠實現其戰略意圖?(7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重大史實,說明中國是怎樣成為“世界事務中具有廣泛影響的世界性大國”?(4分)
解析:本題以1943年《星期六晚郵報》和《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復興》的部分材料創設情境,考查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第(1)問由材料可以概括出戰后美國的戰略意圖,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戰后初期和70年代是否實現戰略意圖;第(2)問結合改革開放后重大史實回答,注意一定要高度概括。
答案:(1)戰略意圖:領導世界,攫取世界霸權。(1分)
戰后初期,其戰略意圖基本(部分)實現。(1分)體現為:提出杜魯門主義、實施馬歇爾計劃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答對兩點即可得分2分,最高不超過2分)
七十年代其戰略意圖不能實現。(1分)體現為西歐一體化、日本的崛起,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現;(1分)第三世界崛起,中國國力增強,美蘇爭霸處于守勢,美國自身實力相對削弱(1分)
(2)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②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入世貿組織,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等;③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支持聯合國工作等(答對兩點即可得4分,最高不超過4分)
22. (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應當看到,冷戰期間由于美國和前蘇聯在聯合國占支配地位,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美蘇兩國直接或間接插手世界各地的戰爭或沖突,雙方甚至將冷戰的“戰場”搬到了聯合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冷戰結束。兩極世界格局開始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在此后發揮了其他任何國際組織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蘇聯解體、華約集團崩潰,俄羅斯雖然從前蘇聯那里繼承了超級大國地位,但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大大減弱,對美國和整個西方的態度由對抗轉為合作.實行改革開放的中國以更加務實的姿態處理國際事務,對維和行動的態度日趨積極.美國自從“9•11事件”后,在處理諸多國際事務方面更需要其他大國,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等的合作.!S著冷戰的結束,被長期掩蓋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在一些國家內部日益激化并迅速迸發出來,世界各地一時戰火四起,內戰型沖突成為軍事沖突的主要形式,也成為威脅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的主要不穩定因素。
——《聯合國維和行動一風雨60年》
材料二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17日發表報告說,中國正在國際維和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顯示出中國希望為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積極的貢獻。報告說,xx年以來,中國參與聯合國國際維和行動的人數增加了20倍,截至xx年底,中國已超過俄羅斯、英國和美國成為聯合國國際維和力量的第14大貢獻國。報告認為,中國的國際維和作用增大還體現在中國對參與敏感地區維和行動所采取的積極態度,與此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擔任聯合國維和行動負責人或指揮官!瓐蟾嬖u價說,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表明,中國在努力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爭取對全球和平與安全作出實際貢獻,并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