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太平天國運動教案
但是《天朝田畝制度》存在著空想性。它是在維持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實施絕對平均主義,這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脫節,是無法實現的。此外,平均分配土地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統歸圣庫的規定是矛盾的,也不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無法實現。
●提問:那么在現實生活中,太平天國又是怎樣做的?(材料。)
小弟楊秀清……奉為征辦米糧以裕國庫事,緣蒙天父天兄大開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廣,宜廣積米糧,以充軍儲而裕國課。弟等細思安徽、江西米糧廣有,宜令鎮守佐將在彼曉諭良民,照舊交糧納稅。
御照:胞等所議是也,既遣性將施行。
教師總結:這一材料表明太平天國恢復了交糧納稅的做法。它只能根據現實和財政的需要,推行可行的政策。雖然它未能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規定的內容實施,但作為一個農民政權,必然要維護農民的利益,在太平天國的占領區內,它宣布承認耕者有其田,充分體現了太平天國反封建的斗爭精神。
●《資政新篇》的提出和內容。《資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措施來振興太平天國提出的。教材從政治、經濟、文教三方面介紹《資政新篇》的內容。《資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贊同,以太平天國官書發行。
關于《資政新篇》的評價教材指出它的進步意義體現在,它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在中國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方案。但要指出這是洪仁玕個人才華和學識的體現。它的出現體現了時代的特點,但不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產物。因而它不能滿足農民要求,也不可能解決太平天國后期的問題。在戰爭環境迫使下,它也沒能實行。
三、從天京事變到天京陷落
1.天京變亂的原因。
定都天京后,特別是隨著北伐、西征、東征的進行,使太平天國達到軍事上的全盛,領導者被勝利沖昏頭腦,驕傲自滿、貪圖享受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長。
洪秀全日益陶醉于“爺、哥、朕、幼坐朝廷”、“父子公孫同顯權”之中。天國上下制定了繁縟森嚴的等級制度,昔日的“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的樸素平等思想,幾乎蕩然無存。這種小生產者狹隘性的表現,不僅破壞了當初領導集團之間、將士之間的親密關系,同時也導致領導集團個人權欲的惡性膨脹,最終釀成天京變亂。
2.天京變亂的經過及影響。
有關天京變亂的經過,可由學生課下準備,課上到講臺演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講解變亂過程,教師可分步展示他們之間的關系以輔助學生講解。
天京變亂的后果突出強調三點:(1)力量受損:由于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互相猜忌,大批骨干被殺或出走,損失了干部,又削弱了軍事力量,造成“朝中無將”、“國中無人”的局面,為清軍的反撲提供了可乘之機;(2)形勢危急:清軍再建江北、江南大營。(3)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太平天國由前期的積極進攻轉為全面防御階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國運動沒有被很快鎮壓,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是因為當時正在進行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一時抽不出更多的軍隊“圍剿”太平軍。
3.太平天國的防御戰
●(提問)面對太平天國此種局勢,假設你是太平大國的領導你會如何采取軍事行動?
此時,允許學生暢所欲言,對任何回答不給予否定,因為一旦予以否定,都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