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的興起教案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啟蒙運動的內容。“啟蒙”在法文中即為光明、智慧之意。啟蒙思想家認為:過去的時代在天主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統治下是迷信和無知的黑暗時代,而啟蒙運動就是要從黑暗進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時代。他們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可見,這種思想完全是針對“中世紀只知道的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31頁)而提出的,而“要觸犯當時的社會制度,就必須從制度身上剝去那一層神圣外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1頁)所以啟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和判斷去剝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去批判教權主義、專制主義,以此達到資產階級所號召的消滅專制王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實現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3.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4.啟蒙運動的概況。
補充說明:啟蒙運動于17世紀興起于英國,18世紀在法國達到高潮。
二、“偉大的啟蒙思想家”。
法國卓越的啟蒙思想家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人,另外還有百科全書派。他們的思想主張對法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本目以學生閱讀為主。教師提出問題:法國啟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們各自的主張是什么?有何異同點?
教學建議:教師可以采編一些有關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的影響、文字資料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思想家主張的進步性所在。學習他們為追求真理而不畏艱難的精神。
列表歸納:
關于“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完成該表格內容:
時期
國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觀點
興起時期
英國
霍布斯
人們按社會契約建立國家(教師補充)
洛克
提出分權思想,贊成君主立憲制(補充)
高潮時期
法國
伏爾泰
希望通過“開明”君主的改革過渡到君主立憲制
孟德斯鳩
發展了洛克分權學說,提出了三權分立原則
盧梭
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
擴展時期
德意志
康德
主張主權在民、天賦人權;反對暴力革命
三、“啟蒙運動的擴展”。
啟蒙運動從法國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啟蒙運動的發展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建議教師用師生討論、學生主講的方法,完成本目的教學。
1.啟蒙思想的擴展:在法國的影響下,歐洲許多國家都興起了啟蒙運動。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他繼承和弘揚了法國的啟蒙思想,主張主權在民,相信自由、平等的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反對貴族世襲制度,對法國革命表示同情,但又認為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刑是“永世莫贖之罪”。
2.啟蒙運動的影響。教材主要寫了四個方面:第一,從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來看,啟蒙運動所批判和主張的內容,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第二,啟蒙運動的實際指導意義: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其次,啟蒙運動對歐洲其他國家和美洲的影響,啟蒙運動所宣傳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成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立國之本;同時,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爭取獨立。第三,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