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特點①受內部封建保守勢力和外部列強的抵制破壞,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②資產階級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
③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技術、人才和思想準備不足,推動力主要來自外部,主要依靠政權的力量發展。
④近代工業結構不合理,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小,地區分布不平衡,發展畸形。
啟示:①國家獨立是民族經濟振興的政治前提。
②善于抓住國際機遇是振興民族經濟的重要策略。
③寬松的人文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社會前提。
④充足的資金、先進的科技和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走進高考】
例1.(· 遼寧廣東9)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蓬勃發展。其特點是( )
a.面粉、紡織、化工等行業發展迅速 b.以機器制造業帶動全局
c.東南沿海成為工商業中心 d.中國工業品大量出口
解析 題中b項表述錯誤,機器制造業屬于重工業;c項不夠全面,不僅僅是東南沿海地區發展起來,而是沿海、沿江地區;d項涉及當時中國出口的問題,一戰爆發后,列強需要為戰爭準備的糧食及紗布等,因此是農產品、工業品出口不斷上升,因此選a。
答案 a
例2.(08天津卷,17)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這里反映出的觀念意識是
a.實業救國 b.工商皆本 c.重利輕義 d.重商輕農
解析:a 張謇是晚清著名實業家,其興辦工業主是要愛國心的驅使,是要實現實業救國的理想。
例3.(xx年廣東文基,22)“嗣后所有公共機關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種無國貨可代用者外,務請專購國貨以示提倡。”該文告發布的時間最可能是在
a.戊戌變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民國初年 d.新中國成立初期
解析:c 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專購國貨以示提倡”,反映了民國初年的愛用國貨運動,應該選c項。
例4.(1999年上海,4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國初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稱“南洋公司”,見產品銷售量示意圖(下圖)。
注:1917年上海工廠開工后的產品銷售量未計入。
材料二 已經壟斷中國卷煙市場的英美跨國公司——英美煙公司,多方謀劃“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誣稱南洋公司為“日資”,其產品為“日貨”,大造輿論,并買通北洋政府官員下令其停業。南洋公司認識到“若屈降外人,則公司必將衰敗”,因此,它聯合各界奮起抗爭,終于得以重新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