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電路圖的識讀》
教學內容分析:電路圖一般是指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的電子工程用的略圖,包括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等。識讀電路圖的關鍵在于:1、熟悉各種電工電器零件的符號;2、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對于較復雜的電路圖(如收音機、電視機和vcd機等的電路圖),由于高中學生的知識有限,在此不要求學生識讀,也不應該要求學生識讀。在此我們涉及的只是一些結構簡單小家電的電路圖,如:照明電路圖、家用電烤爐電路圖、風扇電路圖等。
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在物理學中已學過電學及一些電路圖的知識。但是只停留在對一些簡單的元器件及一些簡單的電路連接方式上。學生在學習這部份內容時應有一種愿望:想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對家庭小電器有所了解,乃至維修。通過這節的學習,學生對這些小家電的工作原理應有一點初步的了解。
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認識更多的電子元器件以及它們的圖形符號。
2、理解電路圖(線路圖)是設計當中的一門技術交流語言。
3、學生對一些小電工電器的工作原理有大概的了解。
4、通過本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對通用技術的學習有進一步的升華。
教學重點:認識更多的元器件和符號,理解一些小電器的工作原理。
難點:理解小電工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學策略:《技術的表達與交流》這節,課標要求學生了解技術語言的種類及應用,能識讀一般的機械加工圖、線路圖、效果圖等常見的技術圖樣,能繪制草圖和簡單的三視圖。而本節課的內容涉及的只是線路圖,雖然電子線路圖涉及的知識不少,但本課時限于學生的知識面,對于線路圖的好多內容我們不便加深,特別是關于線路圖的工作原理只能讓學生有大概的了解。我們選用的例子都是從學生生活中取材,如簡單照明電路、兩端可控燈電路、家用電烤爐電路、可調亮度燈泡電路、風扇電路,這些例子學生并不陌生,它們的工作原理也較為簡單,學生容易弄懂。而且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有較多的實踐機會,能讓學生學以至用。另外為了使這節課具有操作性,且更有趣味,我們給每桌學生發給“高中電子元器件”一合,并設計了一個分組實驗(兩端可控燈電路)。讓學生動手連接電路,加深體會電路的工作原理。在課題引入時,我們從風扇翻倒后停轉引入,且在最后拆卸風扇,讓學生理解風扇停轉的原因,頭尾呼應,希望課能上的園滿。
教具和學具準備:兩幅掛圖,常見的電子元器件一批,風扇一臺,電烤爐一臺,三極管燈泡亮度控制示教板一塊,自動復位電路示教板一塊;“兩端可控燈電路”每桌一套、“高中電子元器件”每桌一合。在物理實驗室授課。
課時:1課時
課題引入 我們每一位學生的家庭都有一些電子產品,如風扇、電視機等。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小實驗:電風扇通電轉動,當將風扇放倒后,風扇停轉。問:風扇停轉的原因?引導學生認識到:要知道原因,就得識讀風扇的電路圖。同時板出課題。電路圖涉及的知識很多,然后簡述本課時的目標。
畫出“圖3-37簡單照明電路圖”問:電路圖中各符號的含義?電路中電流的流向?(因比較容易固不單獨提問學生)學生回答后指出:我們之所以識讀該電路圖,是由于我們認識電路中的元器件符號表達的含義,同時理解電流的流向。掛出畫好兩幅電路圖:圖3-40電路圖和電風扇電路圖,問學生是否讀懂?要讀懂多一些電路圖,就得熟悉多一些元器件的符號,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些元器件的電路圖符號。同時板書“(一)、常用元器件符號 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