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對于農業部分的教學
1、由于這部分知識點多且零散,所以通過呈現“先行組織者”的方式,讓學生首先做到心中有數:①農業的含義和分類、②農業的作用、③我國農業的現狀(成就和不足)、④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意義、⑤如何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⑥同時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2、農業的含義和分類由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我結合溧陽板栗和螃蟹的生產幫助學生加深對含義的理解,導入農業的作用。
3、讓學生分析教材99頁第三自然段多農業作用的描述一共講了幾個層次,師生共同探究后概括出農業的四點作用:一個形象比喻,三個方面切入。“一個形象比喻”是指農業是國民經濟這座大廈的基石, 學生討論:為什么糧食是基礎的基礎?(從我國的現實糧食供給來討論,假設我國有錢去國外購買糧食去分析,“飯”的漢字構造分析)
5、多媒體出示美國農場與中國農田在農忙是的情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農業技術設備的落后,從而引出應大力發展農業。用民謠“想的是先富快富,盼的是政策穩定,缺的是資金技術,愁的是沒有銷路”引出如何來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然后通過學生討論、畫圖表、創設情景等方法,從政策、科技、投入、產業化四個方面啟發引導學生掌握這一內容。
6、因為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問題是目前的新問題,也是學生比較難以明白的內容,事實材料來幫助學生形象地進行認識,這里主要是檢查學生的調查報告。并調取相關資料以天目茶場"公司+農戶"模式的產業化經營為例加以分析說明。
7、農村經濟“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請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四、課堂總結鞏固
1、先請同學們總結。
2、教師引導: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深刻的理解了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國農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要知道農業發展緩慢,農民增收就非常困難,農業社會就難以穩定,農村經濟就難以發展.以致于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年來黨和國家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探索農業發展之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總之,“三農”問題的解決,任重道遠。
3、布置兩道典型題目,當場鞏固。
五、板書設計
三大產業的劃分及比重
農業是國民 什么是農業:含義、分類
經濟的基礎 農業的地位和作用
成就
農業是國民 我國農業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