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案例——多媒體作品合成;
知識遷移,由圖層操作->場景操作
學生在掌握建立、刪除、重命名和改變場景次序的同時也在復習了圖層的相關知識。
場景的應用:課堂練習一
學生活動:完成課堂任務一。
通過教學輔助平臺監控學生學習情況
動手實踐、鞏固知識。
過度
欣賞學生作品, 點評
通過場景的自動播放,引出交互功能的添加。
動作命令的引入和鞏固
學習動作命令
教師活動:通過預設的情景,由淺入深,自然引入兩條最簡單的命令:stop和gotoangplay動作命令。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問答情境中完成知識點的掌握。
學生活動:理解stop和gotoangplay動作命令的使用。
通過一個預設特定的情景,通過教師的問答引導,使學生循著一個合理的邏輯主線,自然而然的將兩個不相干的動作命令串聯起來。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知識點融會貫通。
動作命令的使用
課堂練習二
教師活動:布置課堂任務二,巡視并記錄學生問題。
學生活動:完成課堂任務二
通過任務二練習鞏固動作命令的使用。
教師通過巡視,收集學生遇到的問題信息,并通過范例采集系統,采集學生范例。
分析任務二
教師活動:展示當堂采集的學生問題范例,和學生一起思考,解決問題。
范例的采集,將學生在練習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共同解決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新授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課堂拓展
引入
教師通過教學輔助平臺教學進度監控,在學生完成任務二到一定比例時候引入。
學生個體的差異,導致課堂完成的程度。作為分層教學,讓好的學生能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
展示自我(分層任務
教師活動:通過教學進度監控,根據學生情況選擇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根據自身能力對作品進行進一步完善。
拓展任務設計采用了新知識組合以前學過的老知識,是學習的具有連貫性,體現了flash作品合成的概念。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是對以往所有學過知識的一種梳理。
課堂評價
學生作品互評(看時間可選)
學生活動:通過教學輔助平臺作品展示系統,欣賞同學作品,并相互評價。
作為教學時間的調控
作品評點評
教師活動:點評基本任務(任務二)和拓展任務(展示自我)
提出源文件的提交,為下節課準備(尊重學生的作品)
通過對作品的點評,在點評中回顧本節課的教學知識。既對教學內容的總結,又是一種對學生成果的尊重。
小結
教師活動: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指出完整多媒體作品的整體框架,并對下面課時的學習的展開進行預描述,讓學生對整個章節的學習形成一個大局觀。
并鼓勵學生勇于動手、大膽嘗試,拓展思路。
【課后反思】
上好一節課不光需要有嚴密的教學設計,還要在于教師個人的良好素質。課前的精心詳細的準備,避免因自身的認知錯誤而誤導學生,通過對學生的調查,根據學生情況定制教學任務,并完成教學。
1、從教學任務方面
教學任務的設計來自于學生的日常教學中已經使用過的最簡單的實例,目的是讓學生在最常見的最平凡的實例中發現不平凡,通過最初的簡單單調的移動小球到最后完成的帶有片頭、菜單、片體和片尾的完整多媒體作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這節課不光是就只一個最簡單的動畫,我們還可以擴展到我們在這個章節中學過的所有的知識。將所有學過的知識從這里開始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