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物質的酸堿性 教學設計
a、病人適宜多吃橘子 b、牛奶和雞蛋清都顯堿性 c、蕃茄的酸性比橘子強 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作業】1、測定家中常用物質的ph。2、完成課本習題第1、2、7題。學案設計主題:我們身邊物質的酸堿性班級 姓名 問題:1、你知道生活中我們吃的和用的一些物質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堿性的?2、有什么方法可以既簡單又方便地測定物質的酸堿性?3、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時僅知道溶液是酸性還是堿性是不夠的,經常還需要知道溶液的酸堿強弱程度,那么怎樣表示和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呢?學習目標:1、物質的酸堿性強弱可用ph的高低來表示。2、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3、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的意義。讀一讀:(課本61頁)講一講:說一說你在課本上了解的內容測定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自己動手實驗,測定周圍物質ph,并填表:組別 物 質 ph 酸堿性 (酸性/中性/堿性) a 組 橘 子 汁 自 來 水 洗 潔 精 自帶物質 b 組 汽 水 校園里的土壤 立白洗衣粉 自帶物質 c組唾 液 肥 皂 水 番 茄 汁 自帶物質 d組牛 奶 廁所清潔劑 廚房清潔劑 自帶物質 議一議:將上述物質進行歸類,并按ph的大小排列:物質名稱 ph 酸堿度 物質名稱 ph 酸堿度 交流一下你所了解到的與生活中的物質的ph相關的知識練一練月季花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某同學給月季花施肥前,對下列氮肥溶液的ph進行了測定,結果如下表:化肥名稱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氨水溶液的ph78811該同學最好選用( )a、尿素 b、碳酸氫銨 c、硫酸銨 d、氨水讀一讀:(閱讀課本62頁~63頁了解常見物質的ph及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自我小結和檢測。作業:1、測定家中常用物質的ph。2、完成課本習題第1、2、7題。五、教學后記本節課成功的地方之一是學生通過探究不同濃度的酸、堿溶液的ph,從數據上直觀地了解到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與ph的關系,為以后高中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其二是充分發掘生活中物質的ph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課有很多學生意猶未盡向老師要ph試紙帶回家;有的女同學對洗發水、洗面奶等的酸堿性特別感興趣,教師這時趁機啟發其對下一課時酸堿性與頭發的關系進行研究。不足之處,一是學生學習程度差異較大,探究時間和討論時間有別,所以教學時間緊迫,當堂檢測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建議有條件的可將ph與生活的討論內容投影或讓學生在課后交流,也可互相借閱或閱讀事先張貼在實驗室內的資料。二是大多數學生沒有電腦或沒有條件上網,所以有關ph與生活的資料準備主要是教師完成,學生參與度不高,盡管學生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