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
分子間的分子間力比原子間的鍵力小得多,大約是鍵力的1/100,它決定著物質的沸點、熔點、氣化墊、熔化墊、溶解度等物理性質,而鍵力決定著物質進行化學變化的難易等化學性質。
以水、氧化汞受熱分解為例,利用圖3-12、3-13進行分析,引出化學變化的實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變化中,
化學變化 重新組合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質。
加熱
導出:氧化汞───→汞+氧氣
思考:⑴從課本圖3-12、3--13中,你能從中發現分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有哪些變化規律?
⑵從分子、原子觀點出發, 你認為化學變化的實質應該是什么?
⑶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你知道什么叫原子嗎?
⑷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你認為分子和原子有什么不同?
學生閱讀課文后回答上述思考題,得出原子的概念。
小結:⑴化學反應的實質 ⑵原子的概念
分子、原子的相似,相異及相互關系:
原子 分子 備注
概念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嗎?
相
似
性 小,輕,有間隔。
同種原子性質相同;
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 小,輕,有間隔。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相
異
性 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在化學反應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相
互
關
系 原子可以構成分子,由分子構成物質。如:氧氣,氮氣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金屬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無數多個同種分子構成物質。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幾種?
課題3水的凈化
目的要求:了解純水與自然水、軟水與硬水的區別。
2.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重點: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難點: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教學過程: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純凈物。因其含有一定的雜質而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給工農業生產帶來諸多危害。我們學習本課題內容,目的在于了解水凈化的重要意義,并學會根據人類的不同需要對水凈化的一些重要方法。學習中可根據身邊條件自制簡易凈水裝置并對普通水進行凈化,從而深刻理解水的凈化原理和實際意義。也可參觀自來水廠,了解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
生活用水的凈化某些農村,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城市生活用水是經自來水廠來凈化處理的,其凈化過程見課本圖3-15。
注意:1.制作過濾器時濾紙和漏斗壁之間不要留有氣泡,否則會影響過濾速度,(簡稱“一無”)而且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口。
2.過濾時,盛渾濁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使液體沿玻璃棒流入過濾器。玻棒下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以免弄破濾紙。過濾器中液體要低于濾紙邊緣,否則,液體就會從濾紙和漏斗壁之間流下,達不到過濾的目的。漏斗下口要緊靠下面燒杯的燒杯壁,使濾波沿燒杯壁流下,不會向四周飛濺,而且提高過濾的速度。以上即為過濾操作中的“一無二低、三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