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目標:本單元七篇古詩文均是經典名篇,學習本單元課文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1.繼續進行誦讀訓練,背誦全文或經典片段,以增強語感。2.繼續培養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義、句義讀懂課文,理解內容的能力。3.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常用實詞和虛詞詞匯,并對實詞中的幾種特殊情況(通假字、詞性活用詞、古今異義詞)進行梳理歸類,對幾種常用虛詞(之、其、而、以、乃、焉、于、則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義,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4.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到裝句、判斷句、被動句、固定結構句等)特點,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5.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能知人論世解讀經典,了解古人的社會理想、抱負和頑強的精神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二、單元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1.文言詞匯的梳理和積累。2.理解性的背誦名篇名段。3.能自主學習文言文,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主旨。學習難點:1.梳理和掌握常用虛詞的用法和意義。2.課文的欣賞。三、單元教材內容分析及教學設想:本單元是初中階段最后一個文言文閱讀單元,由七篇文言文構成,這七篇課文都是傳統的名篇。學習本單元課文,要重視復習與歸類整理工作。首先要引導學生繼續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原文,并反復誦讀,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引導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寫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綜合性學習與探究要重視引導學生對課文中常用實詞的意義和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歸類整理,對特殊句式進行梳理并對其特點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體會詩、曲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經過兩年的中學語文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相當數量的文言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并具有基本獨立的閱讀欣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已具備了結合課文注解進行閱讀,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動,對課文的主題思想或寫作特色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本單元的學習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教師重在指導,幫助梳理和共同探究。四、教學過程:(一) 自主學習。1.讀通文章: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讀準節奏停頓。方法:根據頁下注釋和工具書確認有關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在相關字下圈點并在字上面注音;根據句子的大意和結構特點劃分句子的停頓,難讀句子用鉛筆在句子上劃分好;同學間互讀互聽,相互糾正,直到讀通順為止;教師讓學生把朗讀中難以把握的字和句子寫到黑板上,利用字在語境中的意義來確認字音,利用句子的意義和結構特點來劃分停頓,讓學生真正掌握如何讀準字音和讀準句子停頓;開展班級內的朗讀比賽,看誰能把課文讀通順,能讀出一定的語氣語調更好。(3課時)(要求學生重點掌握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①可/以/一戰 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⑤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⑧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⑨且/焉置/土石 ⑩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11.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12.今/天下/三分 1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14.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15.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1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7.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18.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