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c) 作疑問代詞。特征:焉+動(介),文言文中疑問句如果是疑問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要前置,因此“焉”作前置賓語即為疑問代詞。 i.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置焉”,“焉”譯成“哪里”) ii.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焉附”即“附焉”,意義同上)d) 作合音詞“于+之”。特征:動詞+焉。“焉”不作動詞的賓語,而是作動詞的補語或狀語后置。補充說明動作的處所或范圍等。 i.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為“于+之”,“于”是“在”,“之”代“三人”,譯成:“在幾個人中”。可放到“必有”之前作狀語。) ii.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焉”為“于+之”,“于”是“在”,“之”代“某一地方”。可譯成:“在某處”。作“伏”的補語或狀語。)例12. 關于虛詞“則”的用法:a) 作連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相承關系、假設關系、選擇關系、轉折關系等。 i.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表相承關系,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