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閱讀,交流,寫作。
課后學習:
背誦課文。
《愚公移山》學習目標:1.能梳理故事情節,體會故事波瀾起伏,曲折多姿的特點。2.能通過對情節和人物的分析體會本則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3.能通過對人物的描寫的分析體會本文通過對話刻畫人物的方法。4.能根據情節背誦片段。重難點分析:1.通過對情節和人物的分析體會本則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體會本文通過對話刻畫人物的方法是學習重點。2.愚公與智叟對待移山問題的觀點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難點。教學設想:1.本文是傳統名篇,內容深刻,可以采取反復誦讀,啟發講解的教法。2.為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可以用圖畫(或幻燈)顯示故事場景及地理位置。課時安排:兩課時課堂學習: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導入: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七大上的講話為媒介,引出本文的學習。介紹列子及其作品。介紹寓言故事的特點。聽講,思考。學生補充。2教師范讀課文,同時要求學生思考:課文寫了怎樣的故事內容。組織明確文章主要內容邊聽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故事內容。交流齊讀課文二、合作探討,把握文意: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布置閱讀任務:
1. 梳理故事情節過程,體會情節安排特點,并加以故事復述。
2. 找出能說明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的句子,了解其原因和目的。
3. 找出移山困難的地方,分條歸納說出。
4. 移山的結果如何,這說明了什么?
閱讀、梳理。
復述
勾畫批注
勾畫批注
學生朗讀,思考交流。
2
深入探究:
1.比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態度是否相同?
2.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這個人物有什么意圖?他跳往助之說明了什么?
3.愚公與智叟在對待移山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你認為到底誰愚誰智?
4.結局用天神幫助愚公移走兩座大山,這樣安排是否有損愚公的形象,為什么?
5.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時代要不要學習愚公精神?
學生閱讀,思考合作探究,交流。三、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閱讀《夸父逐日》《精衛填!,并與課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學生閱讀討論,交流。
2
而今你想對愚公說些什么?
思考表述。
3.
本文是傳統經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閱讀后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文學評論。
閱讀思考,寫作。課后學習:經典背誦片段。
《出師表》學習目標:1. 能梳理和積累本文中豐富的文言詞匯和重要語句。2. 能在反復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3. 能分析和體會本文以議論為主,結合記敘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對表達內容和思想情感的作用。4. 能鑒賞本文語言率直質樸,感情懇切忠貞的特色。重難點分析: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是學習重點,欣賞美點,領會情感是難點。教學設想:語言方面在前面已解決,積累放于課后,閱讀理解重在多讀多體會多欣賞。課時安排:兩課時課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