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11.如此兩天一夜,實在是寂寞難耐,只好守著那車窗兒,吟起太白《蜀道難》的詩句,想:如今電氣化鐵路,且還這般艱難,唐代時期,那太白騎一頭瘦驢,攜一卷詩書,冷冷清清,“怎一個愁字了得?”(賈平凹《入川小記》)
例8中,王國維用晏殊、柳永、辛棄疾的詩句,巧妙地表達了古往今來有杰出成就者所經歷的三種境界:追求理想的向往之情,實現理想的艱苦歷程,理想實現后的喜悅。例9有同理之妙。例10先用一句俗語表明主人公在國內外所受到的不同待遇,后又用陸游的詩句表露了對他的贊佩和惋惜之情。例11則引用李清照的詩句,旅途寂寞難耐之情躍然紙上。這些例句在引用名句時并未指明出處,而是直接將引文編織在自己的語言中,屬于“暗引”。
還有一些特殊的“暗引”,如: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曹操《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鳴》。曹操也大膽地做了一次“文抄公”,但是抄得干凈,天衣無縫,反成佳構。
1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14.劉鎖成逞了一輩子能,這一回可落下一個“智者千慮”的話把兒。(紫薇《無能之輩》)
這兩個例句在引用名句時都只說半截話,恰似高手過招,點到為止。孔子的話見于《論語•子罕》,原文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明乎此,就可以知道劉禹錫原來隱然以君子自居。
例14在“智者千慮”后隱去“必有一失”,含蓄蘊藉。
15.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紀曉嵐)
據說紀曉嵐曾以酒瓶裝水贈人,并附此聯。上聯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下聯出自《莊子》,所隱之字,正是所送之物,用名句出啞謎,富于情趣。
引用古圣前賢的經典名言,顯現集體智慧的成語諺語等,融入自己的文章,是對權威的借重,可以加強文章的可信性與說服力。引用名句,特別是引用詩文名句,必須準確理解名句的含義,不能牽強附會,斷章取義,要使之與自己文章的語境、風格相協調,才能收以一當十之效。另外,引用要忠實于原文,不可隨意改動,特別是對一些經典著作的援引,更應該準確無誤。
不過,對待名句,也不必過于尊崇,名句說一,我們就不敢說二,那也不是正確的態度。有些名句中包含的哲理就是有局限性的。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來說,它強調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力,卻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從反面立意,說“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并非站不住腳。另外,一些名句完全可以重新解讀,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請看下面的例子:
16.不論是“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還是“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都是說女人如花,可是花對人的美麗只是一種表面的短暫的詮釋。若說生命,不如以太陽喻之,在她燃燒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內蘊的美麗。人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是夕陽把天空燃燒成一片火紅,那是生命的輝煌,是對生命的眷戀,著實對人類是一種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