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作家梁衡寫《跨越百年的美麗》時,寫到居里夫人淡漠名譽,說“她漫把浮名換了精修細研”,寫完了才悟出是從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詞句化出,如果沒有多年背誦柳詞的積累,是很難產生這樣的靈感的。希望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名句,在語言實踐中,多運用名句,讓名句之花綻放在我們的口中、筆下!
第 計 巧用修辭計
綜合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語、對偶等。
作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把讀者引入到一個美妙的境地,使讀者通過聯想、想像,達到身臨其境的美妙境界。一學生在《十月,唱給祖國的戀歌》一文中運用了這樣的排比修辭手法:
我真正感受到腳下這片古老、神奇而結實的大地跳動的心聲,那是祖國母親的信仰、憧憬、希望、追求、奮進、粗獷與豪放。祖國母親是一支歌,歌唱團結,傳播文明;祖國母親是一座豐碑,鐫刻過去,啟迪未來;祖國母親是一汪大海,浩瀚豐饒,坦蕩寬廣……(《十月,唱給祖國的戀歌》)
小作者以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暢抒贊頌祖國之情,把讀者的視野吸引過來,讓人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與時俱進和美好的未來,這樣的文字怎能不使讀者感受到藝術的真諦呢?形式和內容的和諧,文化和情感的交融,催人奮進。一學生在《貓》文中寫道:
貓長著一身茸茸的長毛,很有光澤,手摸起來光溜溜的,很有彈性。它的頭很大,約占整個身體的三分之一,基本上與身體一般粗細。一對靈活的小耳朵可以前后擺動,傾聽一切細微的響聲。它的眼睛很大,像一對亮晶晶的玻璃球,夜里所有的東西都休想從它的眼皮底下溜過。四只白色的小爪上長著鋒利的指甲,平時縮進厚厚的肉墊里,跑起來又快又輕盈,像一團絨線在地上滾過。貓某些地方很像百獸之王一老虎,也很威風凜凜。
這段文字兩處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它的眼睛很大,像一對亮晶晶的玻璃球”,“跑起來又快又輕盈,像一團絨線在地上滾過”,通俗明白的比喻,使貓的靈性躍然紙上,令人喜愛。
第 計 巧用幽默計
不妨來點幽默,以此突現個性。
吃飯乃人生第一大事。當我在下課鈴響0.1秒之后,手捧我那剛買的新碗狂奔向目的地時,地上的一顆小石子不知是怪我踩疼了它的肉體,還是故意與我過不去,偏偏要不識時務地跑到我的腳下來,害得我在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時,與大地母親接起吻來,直到嘴腫得老大,更可氣的是,我那剛買的新碗不幸英年早逝。(選自陜西中考滿分文《生活是一種幸福》)
這段文字巧妙運用“肉體”、“接吻”、“英年早逝”等新鮮詞語,以幽默的筆調描寫了一個生活場面。讀之,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這就是作文的亮點。
學生練習
以“我的一天”為話題寫一段話,可采用所介紹的方法使語言富有文采。
第 計 化虛為實計
曾有改卷老師戲言,在一篇作文中,沒有太陽,月亮也行;沒有月亮,星星也行;沒有星星,有個螢火蟲也行。假如一篇作文里一個螢火蟲也沒有——毫無亮點,那想得高分可就難于上青天了。那么從語言這個角度,該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亮點”奪目呢?
(1)詩,猶如一座高山,帶著滿身蓊蓊郁郁的樹木,無語靜立。走在上山的羊腸小道上,能感受到無形的寂靜壓得你透不過氣來,逼著你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