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感官通用,就是修辭上的通感修辭格。通感就是通過視覺、味覺、觸覺、嗅覺、聽覺等感官之間的相互通用,以達到一種新奇的表達效果。句中要寫的是李白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的痛苦,考生用“盛唐一顆大大的眼淚”這一視覺形象寫出來,震撼人心!
第 計 詞類活用計
(1)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一句“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試問你輸了嗎?沒有,恰恰相反,你爭得了那一池靈動。
(2)對著月光,買一面明鐿,手掬一捧清輝,撫摸那凝脂般的肌膚。
例(1)中,“靈動”本是形容詞,在句中活用為名詞,例(2)中,“捧”本是動詞,在句中活用為量詞。這兩處的詞類活用給讀者提供了無限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以一當十,耐人尋味。
第 計 古今借用計
(1)孔子曾經給十個最得意的弟子依據各自特長搞過排行榜,其中,顏回排在首類“德行”之首。
(2)孔子跑來跑去,雖然曾經貴為魯國的警視總監,而又立刻下野,失業了;并且為權貴所輕蔑,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為暴民所包圍,餓扁了肚子。
“排行榜”“警視總監”“下野”“失業”是如今使用頻率很高、現代的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匯,但考生卻用來敘述古人古事,幽默詼諧,令人忍俊不禁。
當然,語言創新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莊諧互寓法、褒貶易用法等,除了掌握一定的技巧外,考生還應明白,技巧只是外功,關鍵是要注意積累,錘煉內功,只有內功深厚了,才能在語言創新的舞臺上“隨心所欲”。
第 計 蒙太奇計
電影藝術中有一種手法叫“蒙太奇”,就是把許多鏡頭剪輯組織起來,使之構成一部前后連貫、首尾完整、主題統一的影片?荚作文中,考生也可以借鑒這種藝術手法,將那些時間或空間跨度大、線索或頭緒紛繁的材料,穿插組織起來,靈活地演繹話題,顯示考生組織材料,結構文章的才氣。
請看《愛是什么》是怎樣運用“蒙太奇”藝術創新文章結構的。
愛是什么
我曾經走進生活,體味不同的人對愛的詮釋。
公園里
草地上,一個小寶寶正在學走路。他蹣跚地向不遠處正伸開雙臂的媽媽走去。一不小心,寶寶跌倒了,媽媽飛快地跑過去,將寶寶緊緊地抱在懷中,輕輕地揉著他的痛處,輕聲地安慰著他。不久,寶寶還掛著淚珠的小臉沖著媽媽樂了。媽媽將他抱得更緊了……
也許,在媽媽看來,愛是一種無私的給予,全心全意的奉獻。
捐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