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說課設計
一、 教材分析
1、 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是九年級思想品德第六課第三框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對我國是個法治國家及其相關的知識已經比較熟悉。這一框主要幫助學生學習:在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權力需要監督和制約,每個公民都要承擔起監督的責任,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政治義務、國家安全包括哪些內容以及國家安全與我們每個人的關系等內容。為學生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公民的政治權利的含義、內容、行使渠道;知道正確行使政治權利的要求;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知道公民的政治義務;了解國家安全的內容;知道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的做法
能力目標: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能力,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
3、 教學重點:正確行使政治權利
4、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依法正確行使政治權利的意識,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樹立國家安全意識,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二、 學情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后,學生已初步具有分析材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初三的學生對“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公民怎樣行使政治權利?”這些問題并不清楚。例如:有的同學認為凡是關乎國家的事都是大人的事,與自己無關。
學生是未來的主人公,總有一天要邁向社會,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他們除了讀圣賢生活之外,還想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也希望在課堂上能接觸相關政治權利和義務的理論知識,并且想參與政治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符合學生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說教法
本框題有兩個目,“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維護國家安全”。這兩目相關聯的可以讓學生明確“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法:創設情境法、問卷調查法、案例分析法、課堂討論法等,在對調查實例及社會現象進行剖析,讓學生歸納出有關的觀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綜合能力,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 說學法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讓學生從機械的記憶接受式的學習向理解領悟式的學習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針對本課特點,我指導學生用以下學法:分析歸納法、交流合作法、體驗學習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的教法與學法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創設情境,舉例說明才能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相互間交流合作地學習。
五、 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按情境導入、明確權利、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知識拓展、教師總結六個環節進行。
上課前幾天,我布置學生進行相關的社會調查,采訪人大代表,通過新聞報刊互聯網等渠道了解一些關于人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內容,我也搜集了相關資料。準備課上交流。
(一) 情景導入(從生活現象導入):
“學校旁邊以前的一間游戲機室現在沒有了,過去許多同學經常出入游戲機室,嚴重影響學習,現在我們的學習環境變好了。歸功于誰?”在同學講述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利呢?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結論:我們要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