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與責任
第六課
課標依據
1.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
2.知道責任是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責任意識,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能力
正確認識責任的復雜性、多樣性和客觀性,培養負責任的能力。
知識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知道責任是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承擔責任的后果。
教材內容要點
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責任
做負責任的公民
教材分析與處理
導語
導語用簡練的語言,通過四個層次引出主題,概括本課的主要內容,點明本課的教學目標。
導語的四個層次是:首先指出社會角色與生命相伴而生;其次不同的角色,理應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再次說明履行責任和推卸責任對人生的影響;最后指出,要肩負責任,努力做一個負責的公民。
情景再現
這是本課的主要欄目,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該欄目來實現。它包括一個引言和兩個目:《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責任》、《做負責的公民》。
引言列舉出一系列人,提出這些人扮演了怎樣的社會角色,又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的問題,引出本課的第一目《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責任》。
本課兩個目內在的邏輯聯系是:第一目講述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責任是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第二目講述履行責任的重要性,以及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承擔責任的后果,要求增強責任意識,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第一目《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責任》由三個◎構成。
第一個◎說明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社會角色。
第二個◎通過具體事例說明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以及角色的變化引起擔負責任的變化。
第三個◎說明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目《做負責的公民》含兩個◎。
第一個◎通過事例說明負責的重要作用,不負責對個人、他人、社會的不良后果;以及正確認識承擔責任與付出、回報的問題。
“指點迷津”指出履行責任的回報和代價的主要內容。
第二個◎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要學會負責任,做負責任的公民:要從小培養責任感;該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要學會在相互沖突的責任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不僅要勇于承擔責任,還要敢于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青年學生要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成長。
第一個“指點迷津”說明在相互沖突的責任之間進行選擇時,應著重考慮的主要因素。
第二個“指點迷津”說明履行責任對個人的重要性。
閱讀與活動
閱覽人生
通過閱讀《因為責任》一文,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感,每個人都應該為不辱使命而努力。責任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有了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
感悟名言
第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責任心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第二句名言告訴我們,生命與責任的關系。
第三句名言告訴我們,責任的重要性。
第四句名言告訴我們,國家與責任的關系。
第五句名言告訴我們,一種對責任的感悟和體驗。
活動體驗
通過《職業責任》的活動, 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職業和社會身份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