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與責任
(三)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在履行責任時,應該不計個人得失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承擔責任就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甚至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同時,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承擔責任意味著豐厚的回報。當然,這種回報主要是精神上的,例如,良好的自我感受、教師和同學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等。而這種回報特別是精神鼓勵對于我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是十分有益的。印度的普列姆昌德說過:“責任感常常會糾正人們的狹隘性.當我們徘徊于迷途的時候,它會成為可靠的向?qū)АC绹母袢R斯頓說:“責任是一種力量,隨我們早晨而起。”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說過“一個有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人,他的生命價值會因此而升華。”
可以看出,承擔責任既意味著付出代價也意味著收獲回報。一般情況下,付出的代價與收獲的回報是統(tǒng)一的.沒有只有代價而沒有回報的責任,同樣,也沒有只有回報而沒有代價的責任。
投影或多媒體:
責任=付出(時間、精力、金錢、責備甚至處罰等)+回報(良好的自我感覺、同學的信任、教師的贊許、自己能力的提高等)。
教師:那么履行責任到底有哪些回報,要付出哪些代價呢?見指點迷津。
教師過渡:面對付出與回報并存的責任,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在履行責任時,應該不計個人得失.因為,一個人的自尊自信意識、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踏實的工作作風、自立自強的能力、良好的自我形象等,都是在不斷承擔責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個◎第三個◆關(guān)于楊利偉的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楊利偉為完成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付出了代價,也獲得了祖國和人民的贊譽。他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不計個人得失。請你從材料中找出最能反映他這種品質(zhì)的內(nèi)容。
學生: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圣使命,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時刻準備奉獻和犧牲。
教師: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教師、文藝工作者、警察、干部……他們積極履行責任,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不計個人得失.請舉出幾個例子,說說他們的事跡。
學生舉例說明:李春燕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腳醫(yī)生,擔負起十里八鄉(xiāng)的健康使者;楊業(yè)功鑄就長纓銳旅,鍛造導彈雄師,他是中國軍人一面不倒的旗;青藏鐵路建設者們……等等。
教師點評:在社會生活中,許多人從來不言付出與回報,總是默默地承擔責任,履行自己的職責。例如,有的人把自己并不寬裕的生活費擠出來,只因為有更需要的人;許多青年志愿者在把自己的青春的熱血播撒在偏遠的山村,只為那里有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有人在刺骨的寒風中跳入水中救人,事后卻悄然離去……正因為有無數(shù)這樣的人在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責任,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美好,我們的社會才如此溫暖,我們的國家才如此充滿活力。對于這些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責任的人們,我們應該心存感激。
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勇于承擔責任。懂他人、社會造成不良后果;承擔責任會付出相應的代價,也會獲得回報,但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在履行責任時,應該不計個人得失,從而在生活學習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