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4-6課教學案及答案2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目標要求】
1.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及特點,明確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能力目標
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問關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預習導學】
自學提綱:
1. 我國的資源國情是怎樣的?
2. 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
要求是: 3.國生態文明的要求是怎樣的?
4.析我國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及青少年自身的做法。
5.樹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觀念,從自身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并敢于同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行為做斗爭。
6.課本56頁小字內容回答: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會作出怎樣的選擇?為什么?
【問題探究】
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她是保護這些生命得以成長的本源;她蘊藏著一切現代文明;她象征著我們最本質的財富。地球一一她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希望,是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今年是第幾個地球日,你了解哪些 “世界地球日”的宣傳口號?
這些口號所表達的共同的理念是什么?
小結:要善待地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對地球——人類家園的關注。
活動一:“世界地球日”的來歷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來歷嗎?你了解現在地球的處境嗎?(見附錄)
思考:(1)第一聲嘆息:地球“頭發”脫落的原因有哪些?
(2)第二聲嘆息:請從我國國情出發,提出解決地球不堪重負的措施。
(3)為防治地球發出的第三聲嘆息,我國制定了哪些主要法律?
(4)展開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聲嘆息將會是什么?
小結:(1)人們迫于生存毀林開荒,亂采濫伐,破壞植被等;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2)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
(4)根據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運應該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人類的覺醒,愛護地球,共同創造美好家園;一種是任現狀惡化下去,最終使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設計意圖:初步引導學生對地球所面臨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