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4-6課教學案及答案2
課堂小結
材料:浙江省天馬實驗學校初三的同學經調查發現,目前每生產1噸文化紙,需使用100噸凈水、600度電、3立方米木材或9棵百年大樹、1.2噸煤、300公斤化工原料。以我國現有在校中小學生2.2億,每人每學期課本的平均重量1500克計算,若課本能夠連續使用5年,就可節約528萬噸文化紙。這樣,每年至少可節約60萬畝森林木材、10560萬噸純凈水及126.8萬噸煤。因此,該校初三同學向全校發出倡議:每位同學愛惜使用每一本課本,以便將課本留給下屆同學繼續使用。
那么,請同學們課后認真思考一下,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例題精析】
1.(•咸寧)XX年3月10日,香港商報刊發了題為《咸寧爭當“兩型社會”建設排頭兵》的文章,全方位推介了我市在融入武漢城市圈過程中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對接等方面的探索。作為我市加速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咸寧大畈核電項目前期準備已經啟動,咸寧成為中心內陸首個建設核電地區。
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時事政治及九年級《政治》相關知識,回答:
(1)“兩型社會”具體指什么?
(2)咸寧建設“兩型”社會體現了我國什么發展戰略?
(3)請列舉我們在堅持這一發展戰略過程中具體可行的例子。(至少兩例)
參考答案:(1)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可持續發展戰略。(3)答案示例:①大力發展核電。②利用風能、太陽能。③發展循環經濟。④植樹造林。 點撥:解題的關鍵是弄懂“兩型社會”的含義。
2.(•麗水)材料一:據統計,生產1噸塑料,需消耗3噸石油。在中國每天大約用掉30億個塑料袋。全國塑料廢棄量每年超過300多萬噸,而塑料的降解一般需要100到2XX年時間。材料二:XX年底,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簡稱“限塑令”通知規定從XX年6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二中分別說明了什么?
(2)你認為下發“ 限塑令”的目的是什么?還有哪些有效方法解決材料一中的問題?請你為“ 限塑令”的實施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3)通知發布后,一些市民認為是否使用塑料袋,是我自己的事,他人無權干涉。對此,你是如何看的?請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1)材料一:能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材料二:國家對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進行了必要的干預和管理。(2)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塑料袋的生產和消費量,減緩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起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作用)加強的塑料袋回收利用,發展“廢棄物資源化”、研發塑料袋替代品等新興產業。注:從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角度寫宣傳標語即可。(3)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在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不得損害其它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點撥:材料題注意歸納出材料意思。
【舉一反三】
1.XX年6月19日,昆明西郊最大污染源之一的昆明電廠宣布關停,發電廠的重要設施冷卻塔被成功爆破。此舉將每年減少1.2萬噸二氧化硫、990噸煙氣和2614噸氮化物排放。期間,云南將關停11臺共計105.3萬千瓦的小火電機組。這一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