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4-6課教學案及答案2
5.XX年2月18日,國家環保總局以嚴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名義, 叫停了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這是《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三年多來,中國首次大規模對外公布違法開工項目,刮起了一股強勁的“環保風暴”。這說明我國( )
①依法治理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②嚴格依法行政,堅決制止違法行為 ③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④加強環保管理,只要環境、不準發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建成通車的青藏鐵路,對穿越可可西里、楚馬爾河等自然保護區的路段,采取了繞道行進、設置野生動物活動通道等措施。這樣做( )
a.能降低修路成本 b.體現可持續發展要求
c.能有效利用土地資源 d.經營有方,講求經濟效益,值得肯定
7.經濟學家指出,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循環經濟則是“資源——產品——再生產資源”的反饋式流程。發展循環經濟是解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下列對循環經濟理解錯誤的是( )
a.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 b.發展循環經濟符合科學發展觀
c.循環經濟節約了資源,但制約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d.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
8.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是( )
①但留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②禁止開發利用不可再生資源 ③反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垃圾分類處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9.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秸稈還“天”》
材料二:環境保護部、農業部于XX年4月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秸稈禁燒工作的通知》,將北京、天津、河北、江蘇、遼寧等9省、直轄市作為重點禁燒區域,實行全面禁燒,并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部分省市的禁燒工作進行了現場督查。
(1)漫畫中的做法有什么危害?
(2)結合材料二,談談應如何解決上述問題?
【課后訓練】
1.被喻為“水中熊貓”的白鰭豚,近年來在長江流域幾近消亡。XX年12月23日,來自中、美、英等六國的科學家經過一個多月縝密的科考活動后,迄今最大規模的長江淡水豚類國際考察活動行程結束。此次活動實際考察里程將近3400公里,令人失望的是,科學家并未發現備受期待的白鰭豚的蹤跡。你覺得造成白鰭豚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有( )
a.過度捕撈 b.噪音和污染 c.水上交通運輸繁忙 d.建設三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