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學案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1)作為外企員工,他們遇到了什么考念?
在外資公司工作,待遇較高,他們遇到的考驗是:若辭去在這家外企的工作,則會使自己的經濟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若不辭去在這家外企的工作,則又會做出傷害國家尊嚴和民族感情的事。
(2)作為外企員工,他們為什么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作為在這家外企工作的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作出這一選擇包含了積極價值觀: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這些剛剛大學畢業在外企工作的學生,他們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和民族感情,所以作出了辭職的選擇。
(3)作為一名外企員工,怎樣做才是對民族和國家負責?
不僅是外企員工,而且包括每一個中國公民,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這樣才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點明這就是問題2的答案)
(另外,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電腦游戲的娛樂功能,不要過分沉溺于游戲之中而玩物喪志,荒廢自己的學業。)
提問:公民維護國家尊嚴的責任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國家處于困難時刻,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主動為國分憂、勇承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板書)
案例3、教材第24頁第三個活動—— 一名環保志愿者(這個問題有些抽象,學生回答比較困難、如有時間讓學生討論并將答案寫在書上)
提示: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一位環保志愿者的付出與收獲,教育學生學生理解,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每一位公民樹立自覺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并付諸行動。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小石所從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輕松,但他為什么不覺得苦呢?
小石所從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輕松,但他并不覺得苦。這是因為:在目前環境惡化給人們的生活、健康和社會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的情況下。小石在從事的志愿者活動,創造了社會價值,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它告訴我們:社會需要互助、需要彼此關愛。只有彼此關愛,人人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美好。(點明此答案就是問題3)
○小石付出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收獲有:(1)給他人、社會帶來了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2)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案例4:一位自費做艾滋病預防和救治工作的老人
提示: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介紹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自費做艾滋病預防和救治工作的感人故事,教育學生懂得: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一種無償的付出,但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有利于提升白己的道德境界;公民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參考答案一:“給”是一種付出,是一種犧牲。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一種無償的付出,但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有利于提升白己的道德境界。所以說, “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通過“給”表現了老人的生命力。
參考答案二:這里的給意味著付出,“得”指的是獲得物質報酬。老人說“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反映了她熱心公益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通過“給”表現了自己的生命力,是因為我們在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意志得到了檢驗,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體現盡職守責后的幸福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