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責任與角色同在》
(3)弗蘭克為了他的決定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如果他知道負責任的代價,他還會作出這樣的決定嗎?
(答:用39年的心血來償還。會。因為弗蘭克是個不計較個人得與失,盡心盡力地承擔著社會責任的人。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具有奉獻精神,這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做人標準。)
教師總結:在社會上,有些人千方百計逃避自己的責任;有些人會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付出自己該付出的,得到自己該得到的;還有些人從來不計較個人得與失,盡心盡力地承擔著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唾棄第一種人,努力成為第二種人,對第三種人,如果我們不能成為其中一員,至少我們應該心懷感激,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的社會才更加美好。
(注意:問題有一定難度,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不要急于要求學生回答,同時問題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學生的責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對問題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輕易否定。如果多數學生的答案指向第一種人,教師要加以適當引導。)
2、感激崇敬那些不計回報與代價履行社會責任的人們
問題3:為什么說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如任長霞、牛玉儒、徐虎、洪戰輝、叢飛等等人物。)正是因為有那些不計回報與代價履行社會責任的人們在履行責任,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他們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本課總結:(由學生歸納,教師點評)
布置作業:
1、怎樣正確認識承擔責任的回報與代價?(或:為什么說“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參見:p14上
2、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承擔和責任?p14下、p15中
3、:為什么說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教學反思:
應突出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