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第二節 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教案
第二課時 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一、設計依據(一)客觀依據1、課標要求 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知道各種職業存在的必要性;懂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履行自己職責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教材內容 ①特點:教材從社會角度說明了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的必要性和要求。但真正讓要學生從現實的角度來接受,并樹立起牢固、積極、健康的職業理想,單靠幾句枯燥、乏味的說教是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所以,教材選取了富有震撼力的素材,創設了各種情境,使得原本枯燥的內容有血有肉,極有說服力。 ②重點: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③難點:在確立自己的職業理想時應考慮的因素。 3、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 (二)主觀依據1、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樹立社會主義職業價值觀。 ②能力:培養學生對各種職業的判斷和是非辨別能力。 ③知識: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中的各種不同的職業;在確立自己的職業理想時,我們應考慮哪些因素。 2、教學方法 ①教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探究法。 ②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觀察法、角色扮演法。 3、教學模式走進生活——明確觀點—— 深入體驗——學會運用。二、設計理念在國情教育的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大多在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學任務,其結果是,課堂的實效性不高,育人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其實,國情源于現實、反映現實,是活生生的,我們的教學完全可以富有情趣。所以,教學中,我們首先應該選取富有震撼力的素材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首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引領學生關注、思考、質疑、探究。其次,讓學生充分嘗試:就是讓學生境中,在教師的引領下,參與、體驗、感悟,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內化知識,升華情感,養成自覺的習慣。那么,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三、過程設計【走進生活】
情境一:讀《馬克思傳》 學選擇職業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 ——《馬克思傳》師:《馬克思傳》中關于馬克思對職業的選擇,你最受啟示的是哪些話語?生:“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為大家獻身”;“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師: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就是要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明確觀點】師:是不是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就一定要干一番大事業?生:略。師: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正當的工作,都是社會必不可少的。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都能對推動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深入體驗】
情境二:媽媽的工作九年級(2)班余莉的媽媽是下水道女工班的成員,專門負責城市下水道系統的維修和保養工作。在有些人看來,這工作又苦又累又臟,是一個沒出息的活兒。可好媽媽卻說:“我們的工作是臟,但臟了我一個,干凈了全市人民的生活環境,我的心靈是干凈的。”師:如果你是余莉,你會把媽媽的工作看作自己的隱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