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地圖
【答案】①c ②a
(3)判斷水系、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河流由山脊向兩側分流;山谷常有河流發育。
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山谷中的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
(4)道路選線:
建鐵路、公路應建在坡度平緩的地區,翻山時應選擇緩坡,一般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并通過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充分考慮路線的長度、坡度、少過河建橋;避免通過高寒區、沙漠區、沼澤區、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
(5)鋪設輸油、氣、水管線:
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障礙,盡量利用地勢高差,使之從地勢高處向低處自流。
(6)城鎮、工廠等的選址:
城鎮一般在地面開闊,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方,且位于具有污染環境的工廠的上風向和河流上游。
工廠區位的確定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對環境有污染的廠礦,要選擇河流下游,常年主導風向的下方,結合地質地形條件,宜放在地基堅實,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的地方;若是電子、半導體、感光器材廠等需要建在空氣清潔、環境優美的地點,從經濟效益考慮,要盡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資源產地。
港口的建設應考慮選擇在避風深水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
(7)農業土地利用:
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種植業。再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具體安排農作物。
②山地、丘陵地區宜以林業為主,開辟梯田應選擇在坡度平緩(坡度小于25°),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筑水庫后不會被淹沒的地方;若為陡坡則應布局林業,還可以結合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區布局立體農業。
③高原應確定具體位置再布局,我國以畜牧業為主。
三、分層設色地形圖:
是根據等高線原理繪制的,即在不同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而成的,稱為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
四.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及其應用
1、概念;
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而成,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的地勢起伏情況和坡度陡緩。
2、繪制方法:
(1)確定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線,如圖甲圖中的ab線;
(2) 確定比例尺:
一般地說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與等高線圖的比例尺相同,如圖中乙圖中的a′b′線;而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如圖中的垂直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10倍。
(3)在圖紙上畫水平線段與剖面線等長,如乙圖中的a′b′。
(4)從水平線段的兩端點引垂線作為標高尺,并按照比例尺作出標高虛線。
(5)點出剖面線與等高線的各交點c.d.e.f等,并把它們按水平比例尺轉繪到水平線段a′b′上,即可得出相對應的各點c′.d′.e′.f′等。通過各點作垂線,垂線的高度是按各點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計算出來的。
(6)將垂線各端點連成光滑曲線,曲線以下部分用陰影表示。并注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即成為沿ab線的剖面圖。(連接海拔相等的相鄰兩點時要注意分析等高線圖上兩點間的地勢高低走勢及兩點間的海拔高度,從而做到準確平滑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