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教學設計
教師提問:在美國主要山脈中,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的高度、范圍、山脈組成等各有什么的特點?美國三大地形區在分布上又有什么規律?
學生觀察地圖,回答:(略)
師生小結:美國地形大致是南北縱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是廣闊的平原,其中平原面積占整個美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教師提問: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美國地形對降水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活動:(學生小組討論后,每小組選派一名同學作為發言人,發表本組觀點)
教師在學生討論基礎上,強調指出:
1.山脈可以影響降水的地區分布,由于山脈對氣流起阻擋作用,使山脈的迎風坡地帶降水多;
2.在西部,高大的落基山脈阻擋了大量來自太平洋的水汽,使降水僅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帶;而東部由于阿巴拉契亞山脈海拔較低,對于來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擋作用較弱,致使部分水汽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教師提問:美國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向全班同學介紹你所知道的相關內容。
學生回答:(略)
教師強調:美國最著名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全長6 200千米,是世界上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和中國的長江,為世界第四長河。美國東北與加拿大交界處, 教師的總結要在學生充分討論基礎上,并將具體的河流與湖泊落實到地圖上。分布有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等五大湖,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這五大湖連在一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具有“美洲大陸的地中海”之稱。
教師板書:c.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
教師出示:有關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風光圖片或錄像
教師總結:本課主要知識要點
課堂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從位置、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等方面,說明美國發展工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
地理位置主要包括: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鄰國位置、地球五帶位置等。
充分發揮地圖的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將美國的國土組成和地理位置等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學生不必死記硬背美國的地理位置,而是利用地圖熟練掌握。
關于地球五帶的相關知識,教師帶領學生以復習原有知識為主。
設置此題的目的在于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這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特點的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加以回答。教師還要多請幾位學生回答。
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正確閱讀年降水量分布的方法。
美國降水最多的地區在美國的東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區,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降水最少的地區位于落基山脈之中,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影響降水分布的因素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是位置和地形。
設置這一問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注意并熟悉各大地形區、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在地圖上的位置。
教師要教授閱讀地形圖的方法,特別注意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的高度表。
教師總結時,應利用地圖加以講解。
教師指導學生從已有地形雨知識入手,緊緊抓住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特點來加以解釋。
學生回答時,可依據教材中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逐漸積累的內容。
此討論既是對本課教學內容的總結,同時也為下一課時教學做鋪墊。
第 三 課 時
導入新課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擁有發達的農業,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美國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