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教學設計
第三節美國
一、美國國土的組成1.本土48個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2.全稱“美利堅合眾國”二、優越的自然條件1.本土處于溫帶,有利于農業生產2.多面臨海,航運便利 4.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水利、灌溉、航運5.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森林、草原三、資源耗費量大1.工業生產的高度發展2.高消費和浪費四、多民族的國家和種族間的不平等 五、農業的現代化和專門化1.世界上農業大國2.現代化—機械化、電氣化……3.專門化—農業帶六、工業分布和主要城市 2.工業分布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引入新課】加拿大和美國都是北美地區經濟發達的國家。它們在自然條件 和經濟發展條件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差異也是明顯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美國的知識。【提問】展示美國國旗的圖案,大家數一數美國國旗上有多少道條紋、多少顆星?其含義是什么?【學生回答】(略)【教師小結】美國的國旗由13條紅白相間的橫條和50顆五角星組成,通常稱為星條旗。它象征美國由最早獨立的13州發展到今天的50個州。美國的國旗反映了美國的建國歷史和領土組成。它反映了美國領土擴張的過程,它反映了美國把領土從大西洋逐步擴張到太平洋沿岸以及海外的過程。它還反映了印地安人受苦受難的過程,其領土的擴張史也是印地安人的血淚史。【引導讀圖】讀美國政區圖,找出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灣、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島,說明美國領土的范圍和海陸位置。說出美國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島的經緯度位置!緦W生回答】(略)【板書】第二節美國一、美國的領土組成,50個州和1個特區【引導閱讀】閱讀下文:美國居民的種族和民族構成相當復雜,其中歐洲白人移民的后裔占絕大多數,還有占全國人口11%的黑人,他們是被販運來的非洲黑奴的后裔。美國的黑人原主要分布在南方,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而后逐漸遷往北方并進入大城市,多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服務性工作,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仍然受到歧視。印地安人是美國原有的居民,由于慘遭殖民者的殺害,人口大量減少。目前所剩的130多萬人也只能生活在荒涼的特別劃定的區域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美國的華僑和華人約有80萬,主要居住在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和紐約,華僑對美國西部的開發曾作過重大的貢獻,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世界上有100多個民族的后裔生活在美國,他們帶來了各國的技術和傳統,互相交流、吸收,共同建設了美國這塊土地。從上文,你可以看出什么?(分小組討論,由代表發言,全班評議)【教師小結】美國是一個種族之間存在著不平等和種族歧視的社會。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板書】二、多民族的國家和種族間的不平等1.歐洲移民及其后裔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承轉】美國有2.5億人口,世界上有100多個民族的后裔生活在美國,他們是如何分布的呢?請同學們閱讀“美國人口分布圖”,思考美國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在哪里?人口稀少的地區在哪里?美國人口70%以上分布在城市嗎?你能概括出美國人口的分布特點嗎?【學生回答】(略)【教師小結】美國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城市人口比重大。東北部人口稠密,西部山區人口稀少,70%人口居住在城市。東北部地區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區是世界上著名的人口密集區和城市帶!境修D】人口的分市與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分布又有了新的變化!疽龑в懻摗繛槭裁疵绹丝谝欢葟哪喜窟w往北部,現在又有從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的趨勢呢?【學生回答】(略)【教師小結】美國人口最初集中在大西洋沿岸東北部地帶。隨著北部和西部的開發,人口曾較大規模地從南方移向北方,從東部遷往西部。二次世界大戰后,又出現了從傳統的工業集中的東北地區向南部和西部新興工業區遷移的趨勢。說明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使工業分布不斷變化,使人口隨之遷移!景鍟2.人口分布與人口遷移【承轉】美國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條件是一個重要條件。我們觀察一下美國和加拿大哪個國家的自然條件對經濟發展更為有利。請同學們從位置、氣候、地形、河流水文等方面與加拿大做一個對比。然后每個小組由一位同學說明本小組的意見,再請一位同學對全班的發言進行小結。【學生小組發言和學生小結】(略)【教師小結】美國本土在溫帶和亞熱帶,東西兩側均瀕臨海洋,使美國氣候既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又有多樣性的特點。同加拿大相比,其熱量條件優越的多。另一方面這重的高溫期和多雨期一致,水熱條件配合的好。對農牧業生產十分有利。這里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在美國落基山以東地區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上,水分條件也可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美國三面臨海,尤其東西兩側均為浩瀚的大洋,而且多曲折的海灣,由于緯度位置比加拿大低,港口終年不凍,為其提供了比加拿大更為有利的海運條件。沿海地帶受海洋影響比較大,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使之成為美國城市密集、工業發達、人口集中的地區。像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墨西哥灣沿岸等。但是美國也有其不利的經濟發展條件,如本土缺乏熱帶氣候,使之無法大規模發展熱帶經濟作物,西部山系的存在使之形成了較大面積的干旱區,需灌溉才能發展農業生產!景鍟咳、優越的自然條件及資源利用現狀1.緯度位置與海陸位置美國的地形以平原為主,面積占到全國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近2億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0%。美國耕地由于緯度比加拿大低,水熱組合及灌溉條件均比加拿大好,土地利用潛力也比加拿大好。但是由于中部平原南北貫通,北方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南方的作物有時易受凍害。【板書】2.三大地形區密西西比河流域內,大部分地區土地肥沃而易于耕作,這里已成為美國最重要的農牧業區,再者密西西比河干流縱貫南北,支流多為東西方向,又同五大湖有運河相通,形成了聯系全國主要地區的內河水運網。【板書】3.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美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土地資源豐富,利用類型多樣。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0%,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森林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1/3,有1/4的國土是草原。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煤、鐵、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豐富,銅、鉛、鋅、鈾等儲量居世界前列!景鍟4.豐富的自然資源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礦產生產國,每年需消耗礦產資源約40億噸。其中有些是工業生產所需,而有些是高消費和浪費所造成的。例如,在現代交通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小汽車已普及到每一個家庭,成為最普通的交通工具。美國共有小汽車1.2億多輛,平均每兩人就有一輛,它給美國人帶來了方便,同時消耗的燃料也是驚人的。美國人汽車更新速度過快,也造成對鋼材的浪費。【板書】 5.資源浪費驚人【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美國的領土組成、多民族的國家和種族間的不平等以及美國優越的自然條件等問題。其中美國優越的自然條件最為重要,因為它是我們學習美國經濟發展條件的依據。正因為美國在經濟發展上較為正確的認識了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所以經濟發展很快。這是我們要加以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