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教學設計
4.引導:美國有哪些產品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膠、輪胎、鉛、載重汽車、發電量、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煤炭、新聞紙、水泥、鋼、小汽車。)
提示:多看“閱讀材料”。
5.引導:根據以上“材料”學生發現美國的工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工業產品種類齊全,產量大,技術先進。)
板書:完整的工業體系,產量大,技術先進。
6.引導:有人說:“美國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你同意嗎?你能列舉一些有關高新技術的產品和其他事物嗎?(航天飛機、微軟公司、彼爾·蓋茨、愛國者導彈、大型轟炸機。)
板書: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7.引導:近幾年,美國的經濟平穩發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術產業。
閱讀p87頁第2題提供的材料,說說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1)美國經濟增長中的27%歸功于高新技術產業。
(2)1988—1996年,美國在高新技術領域新增就業機會105.6萬個。
(3)預計到xx年;因特網收入將超過3500萬美元。
(4)美國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于信息產業。
板書:帶動美國經濟的增長。
美國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新技術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板書:“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8.過渡: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第一經濟強國。它眾多的工業產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費,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的呢?請學習下面一個標題的內容。
二、能源消耗大國
1.創設情景。
(1)放錄像:美國街頭眾多汽車的片段。
(2)提供美國進口石油的數量資料。
(3)展示美國東北部排放的廢氣,在加拿大境內形成酸雨的文字材料和圖片。
借助材料,直觀感受美國對世界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的破壞。
2.展示“美國礦產資源”圖。
引導:美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大國之一,這為美國發展工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展示“一些國家的人均能源消費”圖。
引導:然而美國并不滿足于消耗本國資源,要從其他國家大量進口。
觀察圖中所標數字,美國消耗的能源是中國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板書:資源消耗大國。
說說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世界能源可持續利用的影響。(美國的人均能源消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8倍,是中國的8.9倍。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以大量掠奪、消耗世界資源為代價,發展本國經濟,對世界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4.展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圖。請同學們觀察圖中的數字計算:美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的平均水平多少倍?是中國的多少倍?(美國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中國的7倍多。)
板書:排污大國。
5.引導:為什么說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是美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有能力保護;美國也是世界第一資源消耗和排污大國,有責任和義務保護。美國政府應該有責任心,有措施,使世界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二節美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美國的位置、領土組成、行政區劃和居民構成等基本情況,了解美國工農業生產的特點,掌握主要農作物帶的分布、工業分布和主要城市。在上述知識的基礎上,認識美國是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2.通過分析自然條件與農業生產的聯系及美國東北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使學生認識到自然條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識讀各類圖的能力。 3.通過講述美國國內種族不平等和貧富懸殊的大量事實,對學生進行反對種族歧視的教育,并使學生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性。重點和難點重點為農業和工業的生產與分布;難點為主要農作物帶的分布、工業和主要城市的分布。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談話法教學用具 《美國的工業區和主要城市分布圖》、《美國農業帶的分布》圖,美國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代表性圖片。教學提綱(第一課時)一、美國國土的組成,本土48個州,2個海外州和一個首都所在的特區二、多民族的國家和種族間的不平等三、優越的自然條件 1.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三大地形區 3.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 4.自然資源四、資源耗費最大(第二課時)五、農業的現代化和專門化六、工 業及其分布 1.美國工業的特點 2.三大工業區 、贃|北部地區 、勰喜康貐^ 、畚鞑康貐^七、紐約和華盛頓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引入新課加拿大和美國都是北美洲經濟發達的國家,它們在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上有許多相似性,但又有明顯差別,F在我們就來學習美國的地理知識!蔡釂枴痴故久绹鴩靾D案后,問學生誰知道美國國旗上有多少顆星和多少道條紋,其含義是什么?(學生回答略)〔閱讀課文〕指導學生讀課文“美國國土的組成”!步處熤v授〕簡介美國領土擴張的過程。指出美國在200多年的時間里把領土從大西洋岸逐步擴大到太平洋岸,這一過程是印第安人受苦受難的歷程;美國領土擴張史,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惨龑ёx圖〕在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中,找出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島的位置,說明美國行政區劃的組成。一、美國國土的組成:50個州和一個特區(板書)(教師簡介兩個海外州的位置和所具有的戰略意義,并說明美國國名的全稱。)〔教師講解〕美國國土遼闊,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國的原住居民,但在美國領土擴張中被大肆屠殺。大量的歐洲和其他移民擁入美國,使這里目前的居民成分極為復雜。美國公民來自世界各地,在美國定居的各種族人,共同接受了美國的生活方式,講英語,統稱為美利堅族。各種族中又以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居民居多。美國人口中的白人占80%以上,有色人種主要是黑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2%。白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亨有特權,黑人在美國社會中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矊W生閱讀〕讀課本第86頁“讀一讀”材料,并將此材料與“黑人居住區的失業者”照片相對照。〔教師總結〕美 國社會的種族不平等和懸殊是資本主義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步處熤v解〕在美國還有100萬左右的華僑和華裔,他們對美國西部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以上學習可以看出: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種族間存在著不平等。二、多民族的國家和種族間的不平等(板書)〔教師講解〕美國的居民來自不同的地區!矊W生閱讀〕課本第81頁“讀一讀”,了解美國居民主要來自亞洲、歐洲和非洲。1.居民的組成及來源(板書)2.人口分布:〔學生讀圖〕讀課本《美國人口分布圖》,了解其人口分布特征!步處熤v解〕美國人口有2.5億,但分布不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①城市人口比重高,約占總人口的70%以上;②地區分布不均,東北部和沿海地帶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人口的分布與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人口分布又有了新的變化。3.人口遷移(板書)〔教師講解〕近幾十年來美國有不少人由東北部向南部和西部的“陽光地帶”遷移。〔指導練習〕教師幫助分析人口遷移原因,做課本上89頁“想一想”第2題。(西部、南部資源豐富,人們為尋找就業機會,到這些地方進行開發。)〔教師講解〕美國人口的遷移,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二次大戰前,美國經濟快速地發展起來。這也與美國的自然條件有關,因為它擁有發展工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豐富的資源,使美國有可能主要依靠本國資源建立起現代化的工農業。由此可見,美國是個自然條件優越的國家。三、優越的自然條件(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