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教學設計
教師提問:什么是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論: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主要指在一定地區范圍內,以生產一、兩種主要農產品為主的農業生產。
出示資料:
在美國,乳畜帶內養殖的奶牛約占全國奶牛總量的1/3,生產的牛奶、乳制品占全國總量的1/2。玉米帶內生產的玉米占全國總量的3/4,生產的大豆占全國60%,這里還利用玉米作為飼料,飼養著全國2/3的生豬和1/4的肉用牛。
教師提問:綜合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農業生產在地區分布和各個生產環節都實現了專業化。為什么說地區生產專業化能夠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學生回答:(略)
師生總結:實現農業生產專業化能夠極大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這主要體現在:
a.充分利用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優勢;
b.能夠有效地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
c.便于廣泛地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等。
課堂小結
美國是世界農業生產大國,高度機械化和農業地區生產專門化是美國農業的突出特點。
首先由學生閱讀有關數字并加以分析,其目的在于增強學生感性認識,鍛煉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利用資料是為了進一步說明美國農業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深化學生的認識。
美國農業高度發達的產生原因有許多,由于學生受到年齡和認知能力的限制,教師可參與學生討論,引導并幫助學生思考。
教師應注意向學生滲透地理思維方法,注意自然條件對農業所產生的影響。
運用材料分析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高作為切入點,引發美國 農業機械化和專業化等特點。
學生依據“美國農業帶分布圖”進行回答,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教師在介紹形成乳畜帶原因時,應側重于思維過程;而后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去分析玉米帶的形成因素;最后教師組織學生解釋棉花帶、小麥區及畜牧和灌溉農業區的影響因素。
每個小組針對一個農業帶(區)進行討論。抽簽決定每個小組討論的內容。
設置此問題的意義在于學生加深對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的理解。當然,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回答的,不要求盡善盡美。
逐步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學生探討農業地區生產專門化的作用,一方面體現美國農業的先進性,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認識我國農業今后發展的道路和方向。
第 四 課 時
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會經常接觸到美國生產的工業品。請同學們列舉你所知道的美國產品或品牌。
學生回答:(略)教師講解:美國的工業產品或品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像我們日常所喝的可口可樂、照相用的柯達膠卷、大人們用的摩托羅拉尋呼機和手機等,都是美國工業的著名品牌。
課堂教學應從學生的感受或身邊事引入。
來自美國的工業產品或品牌還有:計算機及其軟件、別克與福特汽車等。
講授新課
教師板書:四、美國的工業
教師提問:你能說出美國都有哪些著名的工業部門?
學生回答:(略)
教師提問:美國工業的主要有哪些特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板書: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
師生小結:美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工業產品種類齊全,產量大,技術先講,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
教師出示:“美國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圖”
教師指導:在圖中找出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和休斯頓等城市,并試著說出這些城市最著名的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