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教學設計
講授新課
教師板書:三、發達的美國農業
教師展示:運用投影或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p83“1998年美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表。
教師提問:在美國,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都分別有哪些?表中的這些數字,反映了美國農業發展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略)
師生小結:美國許多農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大國。
出示資料:
美國是世界上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美國,每年生產的糧食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其出口量占世界糧食出口總量的40%~50%。如玉米的出口量約占世界玉米出口總量的67%。
教師板書:1.世界著名的農業大國
教師講述:美國生產的農產品不僅能夠滿足本國的需求,還有大量的出口,成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
教師提問:美國擁有這么發達的農業,其原因都有哪些?
學生討論:(略)
教師提問:美國發達的農業,首先得益于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哪些自然條件有利于美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學生發言:(略)
教師板書:2.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師生小結:
a.美國本土位于溫帶和亞熱帶,熱量條件比較 充足;
b.東西兩側瀕臨海洋,大部分地區降水較為豐富,水分條件良好;
c.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特別是平原中耕地廣大,耕地面積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土地利用率高;
d.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是美國最重要的河流與湖泊,這些河湖為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土地肥沃,易于耕種,現已成為美國重要的農牧業區。
教師承轉:美國作為世界著名的農業大國,除了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外,還有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
出示資料:
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不到全國總人口的3%。在美國,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以養活76個人,比世界每個農業勞動力供養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十多倍,是俄羅斯的6倍,西歐的3倍,日本的4倍。
教師提問:上述資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略)
教師板書:3.美國農業的主要特點
教師出示:教材p83圖9.6、圖9.7等有關圖片
師生小結: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高的直接原因是在其生產的各個環節,如耕地、灌溉、施肥、鋤草、收割、脫粒、貯藏和運輸等全部實現機械化。高度機械化大大促進了美國農業的發展。
教師出示:“美國農業帶分布圖”
教師提問:美國農業在地區分布上具有什么特點?大致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述:農業生產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市場等因素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例如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地區,是美國緯度最高的地區,由于溫度較低,不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而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再加上美國城市人口多集中在這里,對乳畜產品的消費量很大,這些都非常有利于發展畜牧業,因此形成乳肉畜牧業帶。
教師提問:結合地形、氣候、土壤、河湖等自然條件,分析影響玉米帶形成的主要因素。
學生回答:(略)
教師組織: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影響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小麥區與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形成的主要因素。
學生交流: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向其他同學闡明自己的觀點。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根據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市場需要,美國農業可以分為許多農業區(帶),人們把這種農業生產叫做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