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①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大致在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全年高溫,夏雨冬干,干濕季分明;
②地中海氣候:在地中海沿岸地區分布最廣,主要位于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③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最廣,
全年溫暖濕潤,溫差小。
(4)讓學生對照世界地形圖,看看高原山地屬于哪種氣候?
想一想: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的 ?
教師引導:一個地方的氣溫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要素包括哪兩方面?(氣溫、降水)
教師小結:在前兩節,我們已經學習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們因此也成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板書)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活動2-1.投影打出圖3.24中的a圖和b圖分別表示赤道地區和南極地區某低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比較兩地氣候的特點,說明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
a地全年高溫多雨,b地全年低溫少于且溫差大;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原因是緯度位置不同。
活動2-2.在世界地形圖上,以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為例,說明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教師提供各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再將學生分三組,分別代表大陸東岸、西岸、大陸內部,小組成員合作分析,經其它組糾正得出結論:
受海陸位置影響,大陸東岸—是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岸是冬濕夏干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侯;內部是干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活動2-3.學生看圖3-25回答:教師可提醒學生考慮氣溫隨高度的遞變率;
a坡降水多,因為它處于迎風坡。
活動2-4.指出影響下列各地氣候的主要因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派一名代表回答:
(1)地形; (2)緯度位置; (3)海陸位置。
過度;氣候是自然護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存在這個自然環境中,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等活動必然要與環境發生聯系,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板書)
先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出發,說一說一年四季著裝的變化以及所吃的水果都有什么不同?
然后讓學生讀教材第60頁內容,看看文字內容提供了哪些信息,并加以總結:
第一自然段:氣候對人們穿著的影響;
第二自然段: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三自然段:氣侯異常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如酷熱、寒潮、洪水、干旱等舉實例說明,教師打出與災害性天氣相關的圖片。
想一想: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實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嗎?
趣聞:被海水追趕的島國—圖瓦盧,大家猜猜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請同學們閱讀第62頁資料分析:找出答案。
教師小結:氣候可以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反過來人類的活動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談一談:1.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引起哪些危害?
2.針對全球變暖,人類應該如何應對?
教師總結:氣候對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全球變暖警示人們保護環境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