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的漢朝
7、西漢的鼎盛時期是在( ) a、漢高祖統治時期 b、漢武帝統治時期 c、漢文帝統治時期 d、光武帝統治時期 8、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的是( )a、衛青 b、主父偃 c、王莽 d、董仲舒9、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失作業,而大饑謹。……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材料二: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材料三: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國務勸農桑。(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什么景象?造成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從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文帝、景帝都很重視什么? (3)結合今天的現實,談一談你對文帝、景帝的做法有何看法?10、毛澤東曾在《沁園春·雪》的詞中滿懷激情的寫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漢武……”毛澤東在他的詞中把“秦皇漢武”相提并論,請用一句話概括秦始皇、漢武帝的最主要的歷史功績?歸納生成一、文景之治1、原因:①漢初的形勢:經濟蕭條、國家貧困。②總結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訓。2、措施:①注意發展農業生產,減輕人民的負擔; ②提倡節約; ③提倡“以德化民”二、漢武帝的大一統政治:削弱封國勢力。(主父偃的建議) 諸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對抗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建議);舉辦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 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意義: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這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三、東漢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陽 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課后反思:學會歷史知識的趣味性記憶法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重點問題形象化,思想教育進課堂,引導學生對比記憶秦亡漢興的史實。本課是中考的重點,我們應高度重視對秦亡漢興史實的考查。舉例如下:1、(XX年·南京市)為鞏固統一,秦始皇與漢武帝在經濟方面實施的相同措施是(b)a.統一文字 b.統一貨幣 c.統一度量衡 d.鹽鐵官營2、(·泰安市)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下列情節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的是(c)a.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后來又讓他負責修筑萬里長城b.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c.唐朝在廣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設市舶司,鼓勵商人用交子進行商品交易d.明朝時錦衣衛經常向皇帝匯報臣民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