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二學習主題導學案
前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我國遠古居民和原始農(nóng)耕文化的歷史,我們主要是通過考古資料來了解這些歷史的,在古代歷史文獻中并沒有相關的確切的記載。但是,從我國廣為流傳的大量關于遠古時代的歷史傳說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遠古的農(nóng)耕文化相印證。傳說雖難免夸張?zhí)摌嫞簧賯髡f生動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包含了極有價值的內(nèi)容。
第二學習主題 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變革
第4課 夏、商、西周的更替
(1)公元前13XX年,盤庚,殷。(2)夏朝的統(tǒng)治中心在現(xiàn)在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商朝勢力范圍示意圖如下:
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符合歷史事實即可。注意大事年表的設計要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大事年表如下: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
約公元前16XX年,成湯在鳴條大敗夏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3XX年,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殷。約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
第5課 西周的興亡
【預習導學】
1. 鎬京 ;2.子弟 親戚; 3.擁戴周王為共同的天子,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禮儀式,財寶,
財產(chǎn),出兵作戰(zhàn) ;4.魯、齊、燕、晉、宋; 5.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問題探究】
例如商紂王的極端殘暴統(tǒng)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和反抗,失去了民心,軍隊
陣前倒戈,在牧野大戰(zhàn)中大敗后,國家滅亡,失去了天下。而周武王伐無道,除暴君,
結束了商紂王的統(tǒng)治,順應了民意,建立了周朝,得到了天下。
【目標檢測】
1.c 2.c 3.b 4.c 5.d 6.c 7.a 8.c
9.(1)分封制;(2)為控制全國廣大地區(qū),鞏固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
(3)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國。
這一制度歷史上稱為分封制。
第6課 春秋爭霸
【預習導學】
1.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2.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發(fā)展生產(chǎn),改革內(nèi)政,整頓軍隊; 4.城濮。
【問題探究】
此題為開放性試題,效仿春秋時期五位霸主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和越王勾踐
均可,但是要說出自己效仿的理由。如效仿越王勾踐,就是要學習他忍辱負重,勵精圖
治,不因陷于困境而頹廢的精神。答出其稱霸的過程即可。其他人物亦是如此。
【目標檢測】
1.d 2.b 3.a 4.d 5.d 6.b 7.c
8.(1)春秋時期。因為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zhàn)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
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
(2)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
(3)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人送去禮物表示慰
問,齊桓公成為霸主。得益于“尊王攘夷”的策略,即打出尊敬周王和阻止周
邊民族對中原侵犯的旗號,團結一些諸侯國,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和北狄對中原
的侵擾;在南方出兵阻止了楚軍的北進。
(4)啟示:一個國家要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條件并抓住機遇,實行改革,實現(xiàn)富強,
改革是強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識和人才是強盛的必要條件。
第7課 戰(zhàn)國爭雄
【預習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