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第二課教案
2.學生主體思考法貫穿課時的始終,教師只作引導,具體信息反饋從學生口中獲得,激發學生思維,形成師生互動課堂。
3.小組合作表演小品,再一次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組織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學生真正創造性學習。
www.
環節 內容概要 依據
新
課
引
入 播放發生在步行街頭的故事(內容在教學實錄中)
提問:你是否為這個老漢打抱不平,為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對回答做出評價之后,引出課題:權利:在規則中行使 引入材料發生在學生身邊,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興趣和思考,自然引入課題
新
課
探
究 轉承:提到權利,每個人都擁有許多權利,現在做一個游戲,“快速找權利”,老師指定課本中的相應內容,大家來搶答其中提到的權利
教師分別指定43頁第一段文字,44頁第一段文字,44頁圖7-18,45頁插圖。學生找出其中權利。
教師擴展問題:1.你現在坐在教室中有哪些權利2.在生活中還能聯想到哪些權利?能通過思索之后做出回答。
轉承:關于我們擁有的權利還有許多,暫時學習到這里,接下來討論一下我們的權利遭受侵犯時,該怎么辦?
教師組織正反兩個小品表演,大概十分鐘左右的準備,然后有學生進行表演,從表演中提出問題,點出解決侵權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先停止侵權行為,然后進行步談判、協商,行不通的話向有關部門投訴,最后一步上訴法院。
轉承:大家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就是要求我們知法、懂法、用法,其實在國際關系中也一樣,國家的各種權利也要在各種國際規則中正確行使,在國際規則中得到保障。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最后一段教材文字,提出問題: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權利受什么規則的保障?由學生來回答。教師先提出問題:中國為什么要加入wto,然后播放錄像資料。學生回答。 設計主體思考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
對教材改造性處理,一問一答,形成師生互動,師為主導,生為主體。
對教材進行擴充,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發現能力、聯想能力。
對前面內容適時攔截,提出新問題引發學生的危機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知欲。
用小品形式,充分利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多種學習能力,從中提出更深度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掌握一般過程,補充教材中隱含的知識與能力,也是對教材的補充性處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過正反對比,使學生從對比中掌握,使問題的主線顯得明朗、清晰。
解決個人問題之后,由小到大,引申到國家問題上面,擴展學生思維范圍。
對抽象教材進行簡單操練和直觀接受性處理,從提問中使學生理解本課的重要問題,即權利與規則的關系。
新
課
小
結 轉承:關于中國與wto的關系先討論到這里,本節課內容到此暫告一段落。請同學來回顧一下本次課的重要內容。
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哪些東西?學生回答,教師連貫、補充。 學生自己進行小結,教師檢測這一節課的效果。
鞏固練習 鞏固聯系:完成教材43頁表格和填充圖冊第9頁第2題。 對所學內容進一步內化、理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