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第二課教案
但在有些方面也存在著不足:比如導入還不夠簡潔,對學生的回答沒能做到都進行一一點評等,這些還需要我不斷的努力。
第七單元 社會生活的規則
第二課 在規則中自由成長
第三課時 自由:在規則中擁有
一、教學總體設計
教學分析
在本課時中,通過討論教材提供的若干資料,如籃球規則造就了邁克爾•喬丹的精彩表現,交通規則的執行帶來的人們出行的自由、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規則維護了青少年健康成長等等材料,帶領學生體驗自由總是要以規則作為前提和保障的道理,從而認識到我們要在規則中追求自由的成長,我們所追求的自由要在規則中擁有。
教學目標:
(1)通過籃球規則的制定和執行造就了喬丹的精彩表現的實力的分析,人們遵守交通規則帶來了人們出行的自由等事例的討論,使學生認識到遵守規則,可以使我們過得更自由。
(2)通過對學校不同地域學生應遵守的校規校紀,從而在學校里獲得學生自由的討論,體驗遵守規則,可以獲得自由。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遵守規則,可以獲得自由。
教學方法
材料分析法。用王瀟的例子貫穿所有的規則故事。
二、教學過程
[引] 大家到學校里來讀書,一定獲得了很多東西,如知識、朋友等等,同時,大家有沒有覺得也失去了些東西,什么呢?
自由。為什么大家覺得失去了自由呢?大家什么時候覺得最自由?你覺得什么是自由呢?
有太多的規則來限制我們活動。
那么這樣看來,規則和自由是一個矛盾體,有規則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不應該有規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自由和規則的關系。
[板書] 自由與規則
[轉] 王瀟和我們大家一樣,也非常的渴望得到自由。
王瀟是某校七年級學生,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應該有一個自己的自由空間。可是在家里要受父母的管束,在學校又要受老師的管束,怎么辦呢?于是他每天都在想辦法要得到自由。
一、社區規則
終于他想到辦法了,以和同學學習為理由,要求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父母同意了。他認為自己自由了,有了自己的自由空間。于是便每天晚上在自己租的房間里開始跳迪斯科到很晚。結果影響了別的鄰居。鄰居和他交涉,他不聽。無奈之下,只好告居委會。居委會出面勸他,可是他卻說:房子是我租的,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你們管不著。居委會便要他搬走,不讓他繼續租房。王瀟便說:我加錢,行不?
[問] 你認為王瀟加錢后還能住嗎?為什么?能or不能?
[總結] 自由:在規則中擁有
像王瀟這樣的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他的自由觸犯了社區中的規則,影響了他人。如果每個人都像他這樣,那么我們就無法安安靜靜地在家里休息,我們的生活就受到影響。
[板書] 一、自由在規則中擁有
[續] 搬出去住的自由被沒收了。他覺得太沒意思了,就在一天放學后,背著書包出走了。
[活動] 續下文
二、法律
[續] 他很快就認識了社會上的一些小混混,開始了“無拘無束”的生活。一會兒就沾染上了抽煙、酗酒等壞毛病。為了生存,社會上的“朋友”慫恿他去參與偷竊……
[問] 王瀟這時應該怎么辦?為什么?參與or不參與?
[總結] 他觸犯了法律,即使沒有被抓,也活在不安心中。而且可能會自己不想再干,卻被“朋友”逼上梁山,不得已而為之。這樣就不僅受到法律的管制,還受到了“朋友”的管制。活得不僅沒有自由,還很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