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第二課教案
師:看來同學們都意識到了照顧爸爸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希望大家在現實中也能這樣去做。
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我們都是受教育者,那么,作為一個受教育者,應承擔哪些義務呢?
生:遵守法律法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生:遵守課堂紀律,努力學習。
生:遵守學校的安全守則、宿舍管理條理、自行車停放規定等。
師: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其他老師都一直在強調要遵守校紀校規,但是總有同學會遇到一些問題,馬明就碰到了。
師:看一下馬明的案例。想一想:你認為馬明該賠償嗎?為什么?
生:我認為應該賠償,因為這是規則規定的義務。
師:我們學校制訂了哪些規則,在這些規則中你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生:我們學校制訂了自行車停放規定,要求我們履行掛車牌號、按規定位置停放、停放時要整齊成一條線等。
生:我們學校還制定了住校生管理制度,要求我們履行嚴格遵守學校住校生作息制度、遵守寢室紀律等。
師: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作為學生、子女應履行的義務,但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還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接下來請同學們試一試,從信封中隨意抽取一張寫有社會身份的紙條,展開討論:根據你的所知說說紙條上的社會身份在社會生活中應履行什么義務?如果他們不認真履行的話,會給社會生活帶來什么后果?
生:我抽到的社會身份是交警,作為交警應履行維護交通秩序的義務。如果不認真履行的話,將會造成交通的擁堵、交通事故的發生,會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生:我抽到的社會身份是醫生,作為一名醫生應履行提高自身醫術、為病人看好病的義務,如果不履行的話,人民的身體健康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護。
生:我抽到的社會身份是普通的社會成員。作為一個普通的社會成員,應履行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財物等社會公約的義務。如果不認真履行的話,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一團糟,垃圾滿地,人們行為惡劣。
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發現權利和義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那么請同學們辯一辯:有人認為我們只要在規則中享受權利,沒有必要去履行義務。你認為這種想法對嗎?請用家庭、學校或社會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理由。
生:我認為不對,如一個人在享受自由選擇看電影的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的義務,不得大聲喧嘩、起哄。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看電影,由著自己的性子大聲喧嘩、起哄,就侵犯了別人看電影的自由和權利。
師:最后,我們一起概括兩者的關系為:在社會生活中,沒有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的規則,也沒有只講義務不講權利的規則。
師:說一說:本節課對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生:我認為感受最深的是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生:我認為感受最深的是認識到了應該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事,因為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生:我認為感受最深的是在學校必須要遵守各種紀律,我一定會努力約束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師:很好,看來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獲都不少,也希望大家能把這些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七、課后反思
由于本節課的內容貼近學生實際,所以課堂氣氛非;钴S,在課堂上通過討論,讓學生活動起來,發表各自不同的意見,反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明確所要承擔的義務,從而來更好的履行作為一個子女、學生的義務;通過角色模擬,讓學生展開思考、想象,并認識到不同的社會身份應履行的不同的義務,因此教學效果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課后,有不少同學對我說:學了本課后他們知道了父母、老師平時對他們的要求,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并表示以后會按照今天所學的,盡力去做一個合格的子女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