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5—11課)
3、百家爭鳴:
學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觀點
墨家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
儒家 孟子 反對一切戰爭,主張輕徭薄賦,實行仁政
道家 莊子 主張“無為而治”
法家 韓非子 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兵家 孫武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列表讓學生看書來回答表內內容,也可先問學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準備的表格來總結。
五、知識小結
六、課堂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要求臣下勤懇辦事,“有功于民”的是( )
a.商湯 b.盤庚 c.商紂 d夏禹
2.下圖是“夏桀把人當坐騎”,它反映的社會情況是( )
a.是一種體育活動 b.奴隸地位低下 c.夏桀殘暴無道 d.沒有交通工具
3.西周與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不同的是( )
a.實行王位世襲 b.殘酷壓迫奴隸和平民
c.實行分封制 d.強化奴隸制國家機器
4.使用“炮烙”等酷刑,說明( )
a.奴隸主對戰俘處理的殘酷 b.奴隸反對奴隸主發展手工業
c.奴隸主具有獨創性 d.奴隸主階級的殘忍
5.今天的家禽家畜主要品種都有的時間是(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戰國
6.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7.下列器具中,夏朝人不曾使用的是( )
a.青銅器 b.陶器 c.鐵器 d.玉器
8.下圖是曾在城濮大戰中大敗楚國,做了中原霸主的是( )
a.齊桓公 b.宋襄公 c.秦穆公 d.晉文公
9.戰國初期,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是( )
a.晉國 b.齊國 c.宋國 d.吳國
10.對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口號的正確理解是( )
a.抵御少數民族入侵以維護國王的尊嚴 b.以“尊王”為旗號發展齊國勢力
c.聽從周王號召去攻打少數民族 d.尊重齊王,進攻楚國
11.對都江堰性能說法最全面的是( )
a.便利交通 b.防洪灌溉 c.灌溉 d.防洪
12.齊桓公與晉文公的相同點有( )
①都注意發展生產 ②都注意訓練軍隊 ③都利用“尊王攘夷”的口號 ④都是春秋時期的霸主 ⑤都善于使用誘敵深入戰術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