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八單元第一課 永遠面對的選擇教案
本課主要講述三個問題:其一,消費方式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其二,人們總要追求更高層次的消費;其三,消費既要珍重今天,更要選擇未來。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消費層次的不斷提高,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通過對比明確消費觀念存在現實的差異,但消費方式也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相應變化;通過生活體驗知道家庭消費分為不同層次,人們總在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消費;人們在消費中要注重環保、節約資源。
(2)過程方法:通過觀察兩位老人晚年的感慨,采用比較的方法分析不同消費觀念,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培養既要“量入為出”,又要適時變化的消費觀念;不斷提高消費水平的同時,還要樹立環保的意識,保護資源和環境。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消費觀念隨時代的進步而發生變化,消費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高。
教學難點:消費活動中要注重環境保護。消費會對資源和環境產生影響,但人們不可能因此放棄消費。因此,消費中應選擇正確合理的方式,既能.滿足自身需要,又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課堂分析與討論的教學方法,在師生的互動活動中得出本課的重要結論。
●教學準備
制作powerpoint課件。
學與教的過程
(新課導入)
【敘述】在我國浩瀚無際的南海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展示powerpoint課件),但在開采時需耗用大量的資金。如果采用合資經營的辦法,我們可以快速實現資源的利用,但是會損失大量的資源;如果等到資金充裕時再行開發,又會延緩我國工業化的進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作出什么樣的選擇?
(新課教學)
【提問】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經濟活動中應有動態規劃。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承轉】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資源是稀缺的,人們又要用這些稀缺的資源來滿足多種不同的需求,因此必須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動態的規劃。國家要規劃經濟發展,家庭和個人同樣如此,尤其在消費方式上能夠體現出人們對待“規劃”在觀念和實際操作上的差異。
【活動】觀察課本第69頁圖8—6“晚年的感慨”,完成相關練習。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形成結論。
兩位老人的感慨形象地表現出中西方消費觀念的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者習慣于貸款消費,而在我國向別人借錢是不太光彩的事情。消費方式由個人選擇,本無所謂優劣,但消費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尤其是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選擇正確的消費方式,既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又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結論】消費方式的差異是現實存在的。對待這個問題應該這樣認識:一方面,消費方式是個人選擇,別人無可厚非;另一方面,消費方式也應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敘述】一般情況下,拉動一國經濟發展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外貿。根據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應該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因此我國將“擴大內需”作為長期的戰略方針。可以預見:適當地提前消費將成為未來消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