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第二課你我他的世界教案
【作業】閱讀短文《理解》。
●教學提綱
第二課 你我他的世界
一、溝通與理解
1.生活需要溝通與理解
2.如何溝通與理解
(1)要傾聽
(2)要理解
(3)積極思維
(4)換位思考
●問題研討
1.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學生一般容易理解,關鍵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缺少應用,也不知該如何應用才能達到好的溝通效果,因而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達到溝通與理解的目的則自然成為本課時的重點。
2.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道理,創設情景讓學生學著將原則與道理轉化為技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然后讓學生感悟與反思,這樣的教學效果可能會好些。
背景資料
理 解
一切深刻的認識或者敏銳的感覺,一切博大的智慧或瞬間的感悟,都是由理解造成的。理解太陽的人,自然不會因為背對太陽時所看到的陰影而埋怨它的光明;理解爐火的人,自然不會因為貼近爐火時所受到的炙烤而怪罪溫暖;理解生活的人,就不應該想著走現成的寬闊而平坦的大道,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條走著才能向前延伸的小路;理解生命的人就不應該想著要欣賞自己的腳印,因為生命本身就是靠把腳印留在身后表示它的存在。
患過病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病痛,受過難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苦難。同情心、憐憫心的產生必須喚起人們對自身經歷過的或正在經歷的某種感受的回憶或遷移;同病者之所以相憐,正在于互相理解對方的心清;兩個垂死的人最容易互相求助,原因正在于對對方處境的理解。人的起碼的本質,其實才是優秀的品質。人的優秀的品質,其實都是理解培養的。
尊重父母的前提是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報答父母的基礎是理解父母的一片愛心;向別人認錯的前提是理解別人在受到無辜傷害時的委屈,原諒別人的基礎是理解對方前來道歉時的自責心情。理解是相互的,否則便無意義。想得到別人理解的人,首先要全力理解別人。
第二課 你我他的世界(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思想
教材分析
本課時講述了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正常友好交往的基本原則──尊重與平等,它對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往,提高社會生活技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事例分析與討論,體會尊重與平等的含義,認識尊重與平等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尊重與平等的基本原則與方法,并自覺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認識尊重、平等的重要性和真正含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到父母對自己教育撫養的良苦用心,培養學生尊重父母的品質,使學生認識到人格的尊嚴,平等待人,引發人生價值的思考。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有意識地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難點突破:通過案例分析與討論,讓學生明辨是非,在評論他人的時候,反思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是否有不尊重他人、不平等待人的事情。
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問題討論、總結講解。
教學準備
準備事例的投影片。
●學與教的過程
(新課導入)
【敘述】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有效溝通、理解的技巧。其實,能夠溝通與理解需要一個前提,就是雙方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待人。
【板書】二、尊重與平等
1.生活需要尊重與平等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