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冷戰局面的形成
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滲入!暴ぉ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的演講
“全世界都在注視我們,要我們肩負起領導的責任。形勢的發展使我們必須肩負起這個責任!暴ぉ1947年4月5日杜魯門的一次演講
由此可以看出杜魯門主義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蘇聯,穩定資本主義。它的特點是:以反蘇掩蓋其全球擴張的野心,以維護美國的利益和安全為借口公開聲稱要干涉世界各國內政。其實質是美國在全球擴張勢力的宣言書,是對蘇聯發動全面冷戰的宣言書,也是冷戰全面開始的標志。同時也標志著美蘇由戰時的盟友走向公開對抗,成為敵手。
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冷戰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現。在經濟方面美國采取了什么做法呢?馬歇爾計劃又稱作援助歐洲復興計劃。我們先來看看二戰結束后歐洲的狀況。多媒體展示并指導學生閱讀:二戰后歐洲城市被毀、經濟凋敝、人們生活困苦的多幅圖片。西歐國家處于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困境和政治動蕩之中,美國政府為此憂心忡忡。你知道美國為何擔心嗎?
閱讀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0多億美元的援助,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丘吉爾把馬歇爾計劃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慷慨的舉動。引導學生思考:“你怎樣看待馬歇爾計劃?”對學生的認識作簡單總結,引導學生分析馬歇爾計劃對美國、對歐洲在政治、經濟方面所起的作用。
馬歇爾計劃使西歐經濟得到恢復,但美國感到這樣的西歐還不足以遏制共產主義。美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經濟上發展、政治上穩定、軍事上強大的西歐。
1949年4月,在美國的一手操縱下,美國、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歐國家共12國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根據這項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請看公約第5條是怎樣規定的。由公約內容可以看出它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再由學生繪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圖,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對蘇聯、東歐在戰略上形成了一個月牙形的包圍圈。
引導學生進行小結:美國對蘇聯的冷戰分成哪幾個重要環節?多媒體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地圖為背景,依次出現丘吉爾、杜魯門、馬歇爾的畫像提示學生。
針對美國的冷戰措施,蘇聯和東歐國家有什么反映?
多媒體演示:二戰后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形勢圖。
因此,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結果是在歐洲形成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兩大軍事集團日益成為美蘇爭霸的工具。
課堂練習:
多媒體展示材料:“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為和平聯合起來,那么就不會有戰爭。那時,如果有某個瘋子想挑起戰爭,我們只要用手指嚇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靜下來!暴ぉず蒸敃苑
這段材料表明了赫魯曉夫什么樣的戰略意圖?
赫魯曉夫追求與美國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實質上也是一種霸權政策。問題探究:美蘇對峙的原因
口才展示:杜魯門國會演說
小組討論:“冷戰”政策的定義
“冷戰”政策的表現
“冷戰”對當時世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追根求源:美國為什么會提出“冷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