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樣調查舉例
(二)實施方案合作完成
1.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問題背景,組織學生討論確定調查對象。全市有29所高中,400所初中,1 000多所小學,怎樣選取調查學校及人數才能較準確地反映出全市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呢?
(教師參與和學生一起討論,引導得出結論:采取抽樣問卷調查)
(1)確定調查的學校
高中選取2所:城區一所、農村一所;初中選取三所:市直一所、郊區一所、農村一所;小學選取四所:市直一所、區直一所、市郊一所、農村一所。
(2)確定調查人數
高中每年級抽取100人共300人,初中每年級抽取100人,共300人,小學每年級抽取50人,共300人,在抽取的人數中男女生各半。
(3)確定調查時間
利用周六、周日進行調查。
2.分小組活動進行調查
全班分成三個大組:高中組、初中組、小學組。高中組分成六個小組(兩人一組)分別調查兩所高中的每個年級的學生;初中組分成9個小組(兩人一組),三所學校每個年級一個小組;小學組分24個小組,四所學校每個年級一個小組,各小組各采用不同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讓學生經過先思后議,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到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抽樣調查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在生活中通過數學為生活服務的理念,并且要使學生接受統計特有的觀念,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產生和發展統計觀念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
(三)合作交流整理數據
1.各組展示調查數據并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完整的統計調查活動的基本環節及各環節中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哪些?請采用畫圖的方式或列舉的方式表示;
(2)在數據整理的過程中,統計圖起什么作用?你知道的統計圖有哪些?
2.引導學生將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后填入下表格中。(課件展示表格)
中小學生視力調查統計表
3.描述數據
(1)學生交流各自數據,畫出高中、初中、小學學生視力折線圖;
(2)根據活動統計的數據,畫出城市中小學生和農村中小學生的視力統計圖。(課件展示學生畫出的折線圖)
主要讓學生掌握抽樣調查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等處理數據的基本方法。由數到形,由易到難,由特殊到一般,從而認識事物的變化和發展,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得到發展。
(四)展示結果得出結論
1.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數據(通過觀察表格、折線圖,學生進行討論)
(1)高中、初中及小學的視力情況各如何?
(2)城區、農村學生的視力情況各如何?
(3)男生、女生視力不良情況及其所占比例?
(4)使用電腦時間長短對視力的影響如何?
2.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可能有:(課件展示學生得出的結論)
(1)高、初、小隨年級升高,學生視力不良率也升高;
(2)城區的學生比農村學生視力的不良率高;
(3)看電視、用電腦時間長影響學生視力。
(4)全市的視力情況。
在第三學段“課標”要求,通過自然、社會、科學技術領域中的現實問題,使學生主動地從事統計的過程,進一步體驗統計是制定決策的有力手段,使學生在分析數據統計活動中,逐步學會用數據說話,自覺地用統計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反饋練習及作業
(1)設計一個方案,了解本校學生最喜歡的學科;
(2)針對調查統計結果,每人寫一份倡議書,號召本校全體學生如何保護自己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