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消元(1)
3(y+3)-8y=14
所以y=-1
把y=-1代人①,得x=2.
所以
解后反思.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選擇哪個方程代人另一方程?其目的是什么?
(2)為什么能代?
(3)只求出一個未知數的值,方程組解完了嗎?
(4)把已求出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哪個方程來求另一個未知數的值較簡便?
(5)怎樣知道你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呢?
(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樣,需檢驗.其方法是將求得的一對未知數的值分別代入原方程組里的每一個方程中,看看方程的左、右兩邊是否相等.檢驗可以口算,也可以在草稿紙上驗算)
例2(為例1的變式)解方程組
分析:
(1)從方程的結構來看:例2與例1有什么不同?
例1是用x=y+3直接代人②的.而例2的兩個方程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都不能直接代入另一條方程.
(2)如何變形?
把一個方程變形為用含x的式子表示y(或含y的式子表示x).
(3)那么選用哪個方程變形較簡便呢?
通過觀察,發現方程①中y的系數為-1,因此,可先將方程①變形,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再代入方程②求解.
解:由①得,y= ,③
把③代人②,得(問:能否代入①中?)
3x-8( )=14,
所以-x=-10,
x=10.
(問:本題解完了嗎?把y=37代入哪個方程求x較簡單?)
把x=10代入③,得
y=
所以y=2
所以
(本題可由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完成) 例1改編自教材105頁例
1, 暫時省略了“用含一個未知數的式子去表示另一未知數”這一步驟,而2, 將其放在例2中介紹,3, 這樣處理降低了難度,4, 利于分階段達成本課的知識目標5, .本例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代入法的基本步驟.
例2進一步鞏固代入法的步驟.重點在于說明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些技巧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何選擇一個方程,如何用含一個未知數的式子去表示另一未知數.
小結與作業
小結提高 合作交流:你從上面的學習中體會到代人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主要步驟有哪些呢?與你的同伴交流.
學生暢所欲言,互相補充,小組派中心發言人進行總結發言.最后,由老師出示幻燈片.
代入法的實質是消元,使兩個未知數轉化為一個未知數一般步驟為:
①從方程組中選一個未知數系數比較簡單的方程.將這個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例如y,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來,也就是化成y=ax+b的形式;
②將y=ax+b代人方程組中的另一個方程中,消去y,得到關于二的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