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
和極小的刺果說:
“藉我的力量伸出頭來罷,
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樹干兒穿出來了;
堅硬的磐石,
裂成兩半了。
(提示:以恬淡自然且充滿童稚的筆致,頌揚了“極小的刺果”的反抗精神,勉勵人應積極努力向上,不畏艱辛,收獲人生堅韌意志的碩果。)
《繁星•五四》
軌道旁的花兒和石子
只這一秒的時間里,
我和你
是無限之生中的偶遇,
也是無限之生中的永別
再來時
千萬同類中
何處更尋你?
(提示:人生的偶遇是偶然的,也蘊藉著必然,因此更應該珍惜你的生活和你所偶遇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分緣吧。)
2.相關資源材料
朱光潛談讀詩
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種類文學。
像一切其他藝術一樣,詩要說的話都必定是新鮮的。但是世界哪里有許多新鮮話可說?有些人因此替詩危懼,抱這種顧慮的人們根本沒有了解詩究竟是什么一回事。詩的疆土是開發不盡的,因為宇宙生命時時刻刻在變動進展中,這種變動進展的過程中每一時每一境都是個別的,新鮮的,有趣的。所謂“詩”并無深文奧義,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見出某一點特別新鮮有趣而把它描繪出來。這句話中“見”字最吃緊。特別新鮮有趣的東西本來在那里,我們不容易“見”著,因為我們的習慣蒙蔽住我們的眼睛……詩人的本領就在見出常人之所不能見,讀詩的用處也就在隨著詩人所指點的方向,見出我們所不能見;這就是說,覺到他們所素認為平凡的實在新鮮有趣。……讀詩的功能不僅在消愁遣悶,不僅是替有閑階級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處都可以覺到人生世相新鮮有趣,到處可以吸收維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摘自《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使用建議:
可穿插在課內,用來強調詩歌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熱愛詩歌的感情,提高他們鑒賞詩歌的能力。
“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讓學生學會欣賞課文中驚心動魄、悲壯感人的場面描寫和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描寫,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步驟:
1.教者范讀全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邊圈點勾畫:
(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航行的?
(2)“諾曼底”號發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3)剛發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
(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的?